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入實施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推動之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中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地區各部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認真貫徹落實數字中國戰略部署,不斷夯實數字中國發展基礎,切實提高數字中國發展質量,全面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數字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數字中國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一是數字中國發展基礎更加夯實。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步伐加快,推動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10余項政策文件,為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提供行業應用場景。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全國數據工作體系初步形成。新組建國家數據局,已完成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相應數據機構的組建工作。數字基礎設施不斷擴容提速。5G網絡、光纖寬帶網絡和移動物聯網絡覆蓋面更廣、應用場景更豐富。算力總規模達到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存力總規模為1.2ZB。先進計算、人工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高性能計算持續處于全球第一梯隊。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加速涌現。人形機器人進入提速發展階段,專利申請數量增長較快。人工智能核心企業數量超過了4500家。量子計算機、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的研發進度不斷加快。數據要素市場日趨活躍。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 ZB,同比增長22.44%,數據存儲總量達1.73 ZB。全國已有數十個省市上線公共數據運營平臺,有二十多個省市成立了專門的數據交易機構。數據流量規模持續增長,2023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總流量約為0.27 ZB,同比增長15.2%。數字人才培育力度持續加大。教育部加快推動數字經濟領域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為數字人才培養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保障。
二是數字中國賦能效應更加凸顯。數字經濟保持穩健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累計建成62家“燈塔工廠”,占全球總數的40%。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其中2023年網上零售額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全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49萬億元,增速快于網絡零售總體增長水平。平臺經濟的作用不斷增強,商務部重點監測平臺交易額全年增幅達到30%。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積極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數字政府在線服務指數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水平。92.5%的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實現網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數字文化建設全面推進。2023年“網絡中國節·春節”主題活動相關內容總傳播量達304.5億次。數字閱讀用戶達到5.7億人,同比增長7.55%,網文出海吸引約2.3億人。數字社會更加普惠可及。網民規模達到10.9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7.5%。數字教育和數字醫療健康服務資源加速擴容下沉。電子社保卡用戶覆蓋全國近70%的人口。體育直播用戶規模為3.4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31.6%。城鄉“數字鴻溝”進一步縮小。城鄉互聯網普及率差異為16.8個百分點,較2022年同期縮小4.4個百分點。網絡支付的城鄉使用率差值為11.4個百分點,較2022年同期縮小0.5個百分點。數字生態文明成色更足。“空天地”一體化智慧環境監測系統建設步伐加快,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實現多個新突破。全國累計建成196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為1.27。
三是數字安全和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以《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規范和促進數據跨境流動規定》為框架的數據安全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工業互聯網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制度持續推廣,已在2000多家企業開始實施。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出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連續十年舉辦國家網絡安全周,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完善全國一體化反詐技防體系,累計攔截涉詐電話和短信超45億次,核查處置涉詐高風險互聯網賬號近2億個,封堵關停涉詐域名和網址超500萬個。
四是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更加深入。成功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經濟高級別論壇,與14個國家共同發布《“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北京倡議》,發起《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絲路電商”伙伴國增加到30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2.38萬億元,同比增長15.6%。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0萬家,建設獨立站已超20萬個,參與跨境電商進口的消費者人數達到1.63億。展望2024年,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數字中國建設任務繁重艱巨,但是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和高素質的數字人才,數字中國發展將進一步提質提速。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深度耦合發展,成為拉動數字經濟增長新的爆發點,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進一步深度融合,數字中國建設將與我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同頻共振、協同發力,成為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引擎。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