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收錄專題 | 數字經濟_我國數字經濟規模_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
在日前舉行的“2023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十三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2023中國數字經濟區域發展報告。
中國信通院根據數字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發展道路差異較大、模式可參考可復制等原則,重點選取浙江、福建、貴州3個省份為對象進行研究。其中,浙江和福建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領先的典型地區。浙江三產數字化滲透率高達47.5%,在全國各省區市排名中遙遙領先。福建產業數字化占GDP比重達到50.7%,在全國各省區市排名中遙遙領先。貴州近5年數字經濟規模復合增速高達18.1%,排名全國第一。
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體,對產業變遷的識別把握是梳理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模式的關鍵。區域數字經濟發展中有基礎產業、主導產業和潛力產業,基礎產業是在數字經濟發展與數字化轉型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產業,主導產業是在國民經濟增長及數字化轉型中貢獻最大的產業,潛力產業是數字化轉型與產業綜合增速最高的產業。
“浙江模式”——浙江省立足民營經濟第一省,通過三產數字化實現平臺牽引,支撐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浙江模式的實現需要三大條件:一是民營經濟活躍。據統計,浙江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數量已經連續25年在全國排名第一。浙江民營企業活力的釋放,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二是三產基礎扎實。浙江小商品市場發達,服務業發展領先。第三產業的強大基礎為消費領域數字化轉型創造了基礎條件。三是“一號工程”引領。自2017年提出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以來,浙江始終堅持全省“一盤棋”,全面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福建模式”——福建省緊扣實體經濟根基,以連續戰略助推二產數字化,牽引全省數字經濟做大做強。福建模式的實現需要兩大條件:一是思想文化基礎深厚?!皵底指=ā彼枷牒蛯嵺`起步早,已深度融入福建政策文化基因,成為福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二是第二產業基礎扎實。2022年,福建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高達37.0%,僅次于江蘇和廣東,強大的工業基礎為數字化應用提供了豐富場景。
“貴州模式”——貴州省緊抓“兩個先”,通過數字產業化集聚發展,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貴州模式的實現需要兩大條件:一是“先天”自然資源稟賦。貴州基于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順勢而為,發展大數據產業搶占先機。二是“先發”打造產業集群。貴州搶抓新機遇,打造大數據產業集群,并爭取國家政策傾斜。繼2015年獲批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后,新國發2號文件又賦予貴州“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戰略定位,數字經濟先發優勢進一步鞏固。
該發展報告建議,各地在發展數字經濟時:一是找準地區定位,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明確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方向;二是對標具備相似發展基礎的領先地區,結合本地實際開展數字經濟發展對標復制行動;三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保障,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建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
來源:人民郵電報 作者:子千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