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所謂產業集聚,就是指相同、相關、相連的產業在特定地理區域的高度集中、產業資本要素在特定空間范圍的不斷匯聚。通俗的理解為就是:眾多企業相互依存、相互唇齒的“抱團打天下”,最終咬合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條。
產業集聚有利于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包括人工成本、開發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等,從而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提升企業競爭力。此外,集聚體內企業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產生“整體大于局部之和”的協同效應,有助于提高區域競爭力,促進區域創新發展。總之實現產業集聚,打造產業集群是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措施。那么產業園區該如何實現產業集聚,打造產業集群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一、科學制定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引導產業集聚
產業園區應遵循發揮比較優勢、合理分工協作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在準確把握區域現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布局的基礎上,制定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區域產業發展規劃。確定區域產業發展的目標和重點,指導產業選擇、調整和發展,防止區域產業結構趨同,實現產業布局的合理化。
對現有產業進行梳理與整合,在明確本地區哪些產業鏈環節缺失需要補充,怎樣加強產業鏈條的薄弱環節和如何整合現有的產業鏈的同時,因勢利導引進一批能與現有產業和企業對接、帶動性強、關聯度高的項目,吸引上下游企業跟進,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通過相關產業的橫向拓展繼而擴展成關聯度高的產業集聚。
堅持發揮比較優勢、合理分工協作的原則,以國家產業政策為指導,研究產業集群形成、演進、升級的內在規律,準確把握產業集群不同發展階段特征,結合區域優勢和特色,科學制定和完善各個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統籌協調,防止區域產業結構趨同,實現產業布局的合理化,提升產業集群整體優勢。此外還要制定各個產業集群階段性的發展目標,明確每個產業集群依托的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園區布局、發展思路、產業延伸方向和扶持政策等。
二、培育龍頭企業,發揮虹吸效應,帶動產業集聚
要把龍頭企業培育作為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的著力點,積極培育和引進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發揮其輻射、示范、信息擴散和銷售網絡的產業龍頭作用,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原材料等各類社會資源向龍頭企業集聚,擴大產業集聚規模,增強產業競爭優勢。
龍頭企業在其上游環節有長期合作的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供應企業,在其下游環節有業務高度依賴與龍頭企業的配套服務商和耗材生產商。一個產業鏈能不能做大,關鍵還是看是否能憑借龍頭企業較強的供應鏈協同能力,迅速在產業園區形成產業鏈,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
此外,還要鼓勵龍頭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加大科技創新、創品奪牌力度,提高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產業集聚的支點。鼓勵龍頭企業采用多種方式,對上下游配套企業進行重組改造,發揮龍頭企業的集聚帶動效應,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通過企業之間的集聚效應降低綜合成本,增強競爭優勢。
三、打造服務平臺,增強創新能力,服務產業集聚
著力完善產業集聚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對整個行業、整個產業和企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機關效能、完善基礎設施等來營造產業集群發展的軟硬環境。
產業園區可結合時代和產業發展新趨勢,通過搭建融資服務平臺、數字化企業服務平臺、技術創新平臺等,在促進產業集聚過程中的技術外溢、資源共享的同時,充分發揮公共服務平臺在促進企業發展、增強企業效能、整合創新要素、提高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使集聚體內的企業享受獲得比分散布局更為有利的服務及外部經濟效應。
首先,搭建多層次的融資服務平臺,為產業集聚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支持;其次,搭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平臺,這是提升集聚區創新活力、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最后,搭建數字化企業服務平臺,為集聚區企業提供高效的運營管理、市場拓展、信息咨詢等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產業集聚區公共服務滯后、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從而推動產業集聚區持續健康發展。
除上述介紹之外,產業園區要想實現產業集聚,還要注重改善基礎設施,為產業集聚創造良好的運營環境;創新制度體系,為產業集聚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加強政策引導,為產業集聚提供必要的財稅支持...等等。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