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光伏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發展對于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自21世紀初至今,我國的光伏行業共經歷了起步、發展、衰退、回暖四個階段后,進入了穩步增長期,目前已成為了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世界排名第一的國家。
眾所周知,產業園區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但隨著經濟環境的發展和變革,傳統的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園區發展的需求,數字化運營管理正逐步成為園區打造高效運營管理的新模式。...[文章閱讀]
當前,戶用光伏已成為引領光伏增長的重要力量。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戶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3297.7萬千瓦,約占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的一半,超過全國光伏新增總裝機容量的1/4,是去年戶用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的1.3倍...[文章閱讀]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主要環節產量延續增長態勢,全國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光伏產業在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引發市場對行業產能過剩的擔憂。光伏產能過剩了嗎?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記者近日走訪光伏制造強省江蘇,實地了解光伏產業發展現狀...[文章閱讀]
備受矚目的光伏組件招標塵埃落定。日前,華電集團公布2023年第三批光伏組件第六標段中標結果,晶澳科技、正泰新能、天合光能和隆基綠能4家企業分別以單價1.057元/瓦、1.073元/瓦、1.069元/瓦和1.13元/瓦的價格中標。該標段被市場關注是有企業報出0.993元/瓦的最低價,這是組件報價首次跌破1元/瓦。在業內人士看來,低價競標的出現或將引發光伏制造端新一輪價格戰,光伏產業競爭加劇...[文章閱讀]
"與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對應的是,越來越多企業和資本進入分布式光伏投資領域。另外,風電、儲能等分散式能源和綜合能源的發展也為分布式光伏市場添了一把火。"劉譯陽說,"分布式能源正逐漸成為一個具備萬億級潛力空間的新興市場。不過,在調峰、消納壓力下,項目收益不確定性開始增長,原先的開發模式可能無法適應新形勢。"...[文章閱讀]
近期,國內光伏P型組件最低報價跌破1元/W,N型硅料價格下跌近20%。受市場環境、供需關系等影響,大全能源全資子公司內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宣布延期投產。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來看,光伏產業鏈的這波價格調整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在此市場環境下,一些相對落后的產能和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準備不足的參與者將逐步被淘汰,行業將進入整合提升的新階段...[文章閱讀]
近日,我國光伏企業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達到33.9%,成為目前全球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這是該領域電池效率有記載以來,中國企業首次刷新世界紀錄。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技術的出現為開發下一代高效太陽電池技術開辟了全新賽道...[文章閱讀]
記者梳理多家光伏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報告發現,受產業鏈價格下滑影響,今年前三季度,光伏上游硅料、硅片增長乏力,凈利潤出現下滑;組件環節前三季度雖整體維持增長勢頭,但是單季業績出現分化,N型TOPCon產品盈利優勢突出...[文章閱讀]
截至9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9億千瓦,同比增長12.3%。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2億千瓦,同比增長45.3%;風電裝機容量約4.0億千瓦,同比增長15.1%...[文章閱讀]
記者近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今年前8個月,全國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超過1億千瓦,占全部新增發電裝機比重約57%。截至8月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1億千瓦,同比增長44.4%。5.1億千瓦相當于23個三峽電站的總裝機容量...[文章閱讀]
在穩步推進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數據顯示,上半年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產量均實現高速增長,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再創新高,同比增長均超過65%...[文章閱讀]
光伏產業在歷經近兩年的一路高歌后,似乎又有產能過剩的隱憂。今年以來,從產業鏈上游硅料到下游組件,均呈跌勢。近期雖略有上升,但與年初相比仍相去甚遠。光伏企業須從擴規模的傳統思路向提高技術含金量轉變,通過整合資源和優化管理,控制整體成本。更多關注風光互補、光伏和農業互補、光伏和水電互補等多種能源形式,實現互為補充...[文章閱讀]
近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院新能源中心”)聯合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第六十六光伏電站,順利完成光伏發電寬頻阻抗現場實測。這是國內首次對光伏逆變器完成全工況掃頻實測試驗,表明我國在探索和解決新能源并網寬頻振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文章閱讀]
2023年,我國光伏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裝機規模快速增長,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新增總裝機容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新增裝機達到7842萬千瓦,累計裝機規模超過4.7億千瓦,成為我國裝機規模第二大電源...[文章閱讀]
2023年上半年,光伏上游硅料新建產能不斷釋放,多晶硅市場供過于求,價格持續下行,推動行業成本下降,刺激光伏產業保持高增長,下游應用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她預計,下半年,硅料產能過剩依舊是行業主基調,短期內硅料供過于求的趨勢暫無改善,但受制于生產成本問題,上游各環節降幅有限...[文章閱讀]
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光伏產業成就顯著,已成為全球光伏產業引領者。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行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制造端產量同比增長均超六成,光伏裝機同比增長超過150%,光伏產品出口總額超過290億美元,領銜外貿出口“新三樣”...[文章閱讀]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光伏行業加速融合,智能制造、智能運維、智能調度等技術應用水平提升,多領域應用系統化解決方案持續上升優化。”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世江在6月14日至15日于云南省昆明市召開的全國智能光伏產業發展交流會上表示。記者同時了解到,光伏行業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文章閱讀]
市場規模全球第一、技術水平全球第一、生產制造全球第一、產業鏈完善程度全球第一……提起太陽能電池,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中國。2022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突破500億美元,同比增長80.3%,與電動汽車、鋰電池一道組成外貿出口“新三樣”...[文章閱讀]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約350吉瓦(GW),2027年將超過煤炭成為第一大能源。” 5月23日,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在第十六屆(2023)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SNEC)開幕式上信心滿滿地表示...[文章閱讀]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行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全年光伏產品出口超過512億美元(約3500億人民幣),光伏組件出口超過153GW,有效支撐國內外光伏市場增長和全球新能源需求...[文章閱讀]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1-2月全國累計光伏新增裝機達到20.37GW,同比增長87.6%,已接近2022年1-5月累計裝機容量。淡季不淡,預示著全年需求潛力較大,而作為重要增長點的戶用光伏,有希望迎來發展“大年”...[文章閱讀]
2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第三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名單。本次試點示范活動由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組織開展,旨在貫徹落實《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光伏技術進步和行業應用。...[文章閱讀]
2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公告了第三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名單,陽光新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等43家企業和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7號樓智慧綠色能源建筑示范項目等54個項目入選。...[文章閱讀]
預測,2023年全球裝機預計或超400GW。協鑫科技助理副總裁宋昊表示,2023年,我國光伏行業或將迎來新增裝機百吉瓦時代。...[文章閱讀]
2022年,我國光伏產業再度交出亮眼答卷:全年光伏產品制造和新增裝機量再創歷史新高,“光伏出海”成為外貿新亮點,N型技術量產正式邁開腳步,跨界光伏案例層出不窮...[文章閱讀]
1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的出臺是對能源電子產業鏈各環節的重大利好,將以此為風向標,搶抓電子信息與新能源深度融合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推動能源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文章閱讀]
2022年12月以來,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價格均開啟下跌趨勢。PV Infolink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多晶致密料均價下跌7.9%,硅片價格降幅區間為9.8%-11.1%,電池片各尺寸均價降幅在4.2%-6.5%,組件價格下跌約1%。...[文章閱讀]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個名字在今年的光伏行業聲名鵲起。高效率、低成本、易制備,它以十年的時間走完晶硅太陽能電池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之路,成為第三代光伏技術的焦點。協鑫光電董事長范斌表示,鈣鈦礦技術不僅可以打破晶硅電池技術轉換效率的理論“天花板”,還可以降低光伏產業度電成本,是唯一具有商業化應用前景的新興光伏技術。...[文章閱讀]
9月2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8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8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4.7億千瓦,同比增長8.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同比增長16.6%;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同比增長27.2%。...[文章閱讀]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不斷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和個人采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分布式光伏發展不斷躍上新臺階。有關專家表示,分布式光伏是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的最優模式。未來,分布式光伏將會和更多領域相融合,并通過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的模式走進更多城市。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2927.9萬千瓦,同比增長88.7%;累計裝機容量1.075億千瓦,比2015年增長了近17倍。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幾乎占據我國新增裝機的2/3,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文章閱讀]
多家光伏上游、中游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報告和業績預告發現,由于上游硅料銷售的“量價齊升”,八成以上企業實現盈利。其中,硅料、硅片環節業績“暴漲”,電池片、組件環節少部分企業出現虧損,但整體業績呈上升趨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助理秘書長江華指出,光伏中游企業業績之所以能夠承壓增長,得益于海外市場旺盛的需求。此外,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也增強了光伏企業的盈利能力。...[文章閱讀]
2022年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088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123萬千瓦、分布式光伏1965萬千瓦。截止2022年6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3.36億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裝機占比較高的區域為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分別占全國新增裝機的27%、27%和20%。...[文章閱讀]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及財政補貼刺激下,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不斷增長,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文章閱讀]
近日,全球調研機構IHS Markit發布了2021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排行榜!數據顯示,前十名企業分別為陽光電源、華為、錦浪科技、古瑞瓦特、SMA、固德威、Power Electronics、上能電氣、SolarEdge、TMEIC。...[文章閱讀]
今天的中國光伏產業,組件產量連續15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產量連續11年位居全球首位,新增裝機容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容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產業十年蝶變,背后是說不盡的艱辛和道不完的精彩。...[文章閱讀]
2022年1-2月,我國光伏產業運行平穩向好,制造業整體保持增長態勢。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全國晶硅電池產量超過39GW,受多種因素影響,相關產品價格振蕩上行。...[文章閱讀]
2021年,中國光伏產業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優異成績。在國際貿易壁壘復雜化、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不明朗、全球經濟形勢嚴峻、國際海運價格上漲、能耗雙控政策限制等多重復雜因素影響下,尤其是從年初延續至年尾的供應鏈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今年1-9月份,我國光伏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36萬噸、165GW、147GW、130GW,分別同比增長24.1%、54.2%、54.6%、58.5%;新增光伏裝機達到25.56GW,同比增長44.3%。...[文章閱讀]
度電成本的快速下降,為光伏發電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基礎。今年7月份,四川甘孜光伏項目0.1476元/千瓦時創下國內光伏電站上網電價最低記錄,還不到脫硫燃煤標桿電價的40%,比10年前降低了80%以上。2020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為48GW,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年均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將高達70GW~90GW。...[文章閱讀]
光伏逆變器(PV inverter或solar inverter)可以將光伏(PV)太陽能板產生的可變直流電壓轉換為市電頻率交流電(AC),并入電網或供負載使用。光伏逆變器是光伏陣列系統中重要的系統平衡(BOS)之一,有微型逆變器、組串式逆變器、集中型逆變器。...[文章閱讀]
電池片是光伏組件的核心,近年來技術迭代較快,企業競爭激烈。目前電池片工藝正處于PERC后時代,HJT有望成為下一代主流電池片技術。通威、愛旭等國內企業是全球電池片技術的領先企業。...[文章閱讀]
作為光伏電池的核心輔材,銀漿的技術壁壘相對較高,我國光伏銀漿市場仍有較大的國產化替代空間,國內企業正在加速布局銀漿產線,推動我國銀漿產業快速發展。得益于HJT異質結電池的不斷滲透,低溫銀漿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文章閱讀]
硅片是光伏晶硅電池的重要原材料,直接影響著光伏電池的度電成本,大尺寸、薄片化是降低硅片成本的主要手段,成為硅片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我國作為全球光伏硅片的主要生產國,硅片產能不斷擴充,各企業競爭激烈,紛紛布局大尺寸硅片產線,推動我國光伏硅片產業健康高速發展。...[文章閱讀]
在“雙碳”目標推動下,全球多國積極推動能源變革,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光伏產業由于成本價格持續下降受到市場。本文主要介紹我國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發展現狀、全球及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市場、我國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競爭格局等。...[文章閱讀]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