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01
發布機構: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報告形式:PDF
報告頁數:
《中國酶制劑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調研分析研究報告》概要:
人類對酶的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在食品生產和疾病治療等領域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在利用酶。在夏禹時代就已經掌握了釀酒技術;在周朝人們就會制造飴糖、食醬等食品;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懂得用麹來治療消化不良。我們的祖先不但創造了“酶”這個漢字,而且給出了一個明確的定義:“酶者,酒母也”。這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對酶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早在1833年人類首次從麥芽中得到了一種可以使淀粉水解生成可溶性糖的物質,并稱之為淀粉酶(diastase),認識到了它的熱不穩定性,初步觸及了酶的一些基本問題。在此后的近一百年中,人類雖然認識到了“酶是生物體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物質”,但始終未能弄明白酶究竟是一種什么物質。
我國生物酶制劑起步較晚,大規模生產始于1965年無錫酶制劑廠的成立。初步由于基礎技術的突破,我國生物酶制劑品種迅速增加,應用領域逐步拓寬,生物酶制劑產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近年來由于西方菌種專利壟斷,國內簡單復配型的技術改進已無前進空間,加上大量項目簡單重復建設,導致我國酶制劑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較低、產品低端、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我國還未成為酶制劑生產強國,尤其在醫療酶制劑開發生產上,遠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
* 本報告系五度數科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