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病理(Digital Pathology)是指將計算機和網絡應用于病理學領域,將現代數字系統與傳統光學放大裝置有機結合的技術。它通過全自動顯微鏡或光學放大系統掃描采集得到高分辨數字圖像,再應用計算機對得到的圖像自動進行高精度多視野無縫隙拼接和處理,獲得優質的可視化數據,以應用于病理學的各個領域。
圖片來自《J Pathol Inform》
利用高通量的自動化數字病理掃描儀可以在明亮的視野或熒光條件下以與顯微鏡相當的放大倍數捕獲整個玻璃載玻片,也可以使用專用的數字病理軟件通過網絡共享數字切片。自動化的圖像分析工具也可用于協助組織切片內生物標志物表達的解釋和定量。
數字病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當時首次使用專用設備將顯微鏡下的圖像捕獲到膠片上。將顯微鏡圖像傳輸到遠程設備的電子病理也已經存在了將近50年——1965年,Prewitt和Mendelsohn將顯微鏡下的光學影像進行掃描,并以數字化方式重建出來。不過,當時的數字顯微鏡價格高達30萬美元,且需要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才能掃描完一張玻片,幾乎不具有太多的實用性。
直到過去十年,隨著全切片成像(WSI,Whole Slide Image)技術、軟件接口及網絡的進步,數字病理學才開始經歷真正的數字化轉變,被完全整合到病理學工作流程中。相較以往,數字病理為病理醫生提供了清晰度更高、具有一致性且更易操作的圖像,使他們能夠快速通過遠程參與評估和協作,從而提高效率和生產率。
全切片成像是數字病理中的重要一環。當前用于全切片成像數據管理的軟件系統和方法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其最初的動機是分析、可視化及查詢衛星遙測獲得的超大規模數據。利用這一軟件系統,由衛星采集的超大規模原始數據可與合適的地理空間區域關聯,與空間有關的數據可加以匯總并可生成有用的數據。
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