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距離基因編輯事件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近日,關于基因編輯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已出。此次事件是由賀建奎為了個人名利進行的私自組織行為。
據調查組介紹,2016年6月開始,賀建奎私自組織包括境外人員參加的項目團隊,蓄意逃避監管,使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確切的技術,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賀建奎通過他人偽造倫理審查書,招募8對夫婦志愿者(艾滋病病毒抗體男方陽性、女方陰性)參與實驗。為規避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不得實施輔助生殖的相關規定,策劃他人頂替志愿者驗血,指使個別從業人員違規在人類胚胎上進行基因編輯并植入母體,最終有2名志愿者懷孕,其中1名已生下雙胞胎女嬰“露露”“娜娜”,另1名在懷孕中。其余6對志愿者有1對中途退出實驗,另外5對均未受孕。該行為嚴重違背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嚴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
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團隊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隨即,廣東省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展開調查。
此次調查之前,據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本月在線發布的文件顯示,賀建奎團隊之前一直在招募志愿者夫婦,以創建第一批基因編輯的嬰兒。
在的研究中,賀建奎的團隊首先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實現人類胚胎的體外受精,隨后采用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對受精卵的 CCR5 基因進行基因編輯。CCR5 是 CCR5 基因編碼的一種蛋白質,定位于白細胞表面,作為去化因子的受體而與免疫系統相關。在 T 細胞與特定組織和靶器官結合過程中發揮作用,具有調控 T 細胞核單核細胞或巨噬細胞系的遷移、增殖與免疫的功能。
相關研究信息顯示,CCR5△32 缺失的個體擁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和炎癥反應,能對多種病毒感染表現出顯著的抵抗力。也就是說,通過對 CCR5 進行基因編輯或將有效阻斷霍亂、天花或艾滋病的感染。
根據臨床試驗文件中的描述,研究人員將使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來修飾人類胚胎基因,然后將其移植到女性子宮中代孕發育。
臨床試驗數據也顯示,研究人員將會對胎兒進行長達 24 周或 6 個月的基因檢測。外界之前也一直猜測,這些移植的胚胎是否被終止妊娠,或者還是已經出生。
資料顯示,賀建奎現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他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后留學美國,在萊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并在斯坦福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師從微流控基因芯片鼻祖斯蒂文·奎克。在美期間,他與諾貝爾獎得主安德魯。 菲爾、美國科學院院士馬克。 戴維斯共同從事人體基因檢測技術開發多年。
相關事件的調查負責人表示,對于賀建奎等相關機構,將交給公安機關處理。而出生的嬰兒和懷孕志愿者,將做好之后的隨訪工作。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