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小米此次的第二次回購引起了外界對小米的廣泛關注,對于小米收購事件,很多人表示是小小米此次回購股票也是想讓外界對小米的能力進行認可,整體上促進公司的長遠發展。
小米集團公告,1 月 18 日斥資約 1 億港元回購 984.96 萬B類普通股,平均價為每股B類股10.20港元,總計斥資近1億港元,這也是小米上市后第二次回購股票。1 月 17 日,小米集團按市場上每股B股股份 9.7625 港元的價格回購6,140,000 股B類股份,回購耗資近6000萬港元,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回購。
截至目前,小米總計回購 1598.96萬股,兩次回購總數占已發行股份數的0.071%,接近1.6億港幣。小米這兩次回購僅相隔一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回購是公司展現長期信心、認為股價被低估時常采取的措施。在股價受壓較重時,騰訊在2018年9月7日至2018年10月12日,分24次陸續執行了總計284.8萬股的回購,共計8.87億港幣,其中首次回購2.27萬股,前兩次共計14.67萬股,占總發行股份0.0015%。
小米集團與去年在香港上市,上市之前小米一直標榜自己是一家以創新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公司。也得益于小米集團互聯網公司的定位,小米在香港市場時獲得了較高的估值,上市當天上午市值到達了3838億港元。
但是小米的互聯網外衣沒有多久就被扯了下來,暴露出了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的性質。根據相關資料來看,智能手機業務仍然占據了小米收入了70.3%,加上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消費品的硬件業務加起來,占了總收入的90.8%,可見小米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硬件方面的業務,而小米的互聯網外衣也隨之被撕了下來。在小米互聯網外衣被撕下之后,小米的股價也開始不斷的下跌。
市場和資本向來都是逐利的,小米股票下滑,眾多小米股票的投資者自然想要拋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以便及時止損。但是,限于股票鎖定期的限制,小米股票的持有者并不能在股票鎖定期內拋售套現。而如今,小米的股票已被解禁,小米股票持有者可以隨時拋售自己手中的股票。顯然,資本離場對小米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為了挽回資本,給予市場信心,在小米股票鎖定期到期的當天就做出了一些反應。雷軍、周受成及其它控股股東都承諾,自己所持的小米所有的股票繼續鎖定365天。雖然有眾多高層的背書,小米的股票并沒有回升,甚至還在持續下跌。同時,小米股票的持有者也在紛紛套現離場。
此次的收購股票對小米的股市將起到促進作用,當然小米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市場認可度,還是要著力于提高產品實力。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