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近日有消息指出,小米將進行第二次回購,進行第二次回購也是小米對公司之后的發展有著足夠把握的體現。
相較于騰訊,小米回購勢頭更猛,在兩個交易日連續重金回購,且回購金額逐日增加,持續向資本市場傳遞公司對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心。市場分析認為,小米真金白銀有節奏地持續投入市場,會證明小米并不是“象征回購”。
小米集團在首次回購公告中稱,集團現有財務資源足以支持股份購回,同時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在現階段,進行股份購回可展示集團對自身業務展望及前景充滿信心,且最終會為集團帶來裨益及為股東創造價值。
小米表示,連續兩日回購已大幅提振資本市場信心,首日回購當天小米集團股價最高漲 6% 。已有多家券商透露,目前等候入場的投資人數量有所增加。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港股分析師稱,如今小米的股價確實被低估,但處于低位也意味著,是買入的好時機,賣方也在等待時機推薦交易。只要公司基本面良好,愿意出手的投資人不在少數,尤其是在風險大幅釋放之后。
據小米方面發布的公告,董事會認為,股份回購可展示本公司對自身業務展望及前景充滿信心,且最終會為公司帶來裨益及為股東創造價值,并強調現有財務資源足以支持股份購回同時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
回購股份一直以來是上市公司展現長期信心、認為股價被低估時常采取的措施。2018年9月7日至2018年10月12日,騰訊在股價承受重壓期間分24次執行總計284.8萬股股份的回購,累計耗資8.87億港幣。
實際上,上市半年多來,在業務基本面趨勢不改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對小米考驗重重,小米集團股價一度跌至低點9.44港元每股,較此前17港元每股的發行價近乎“腰斬”。連續兩日回購在二級市場效果明顯,截至18日收盤,小米收漲近5%。
1月9日,小米集團上市滿半年,公司員工股及早期投資者股份為期6個月的鎖定期到期,解禁的限售股數量達30多億,相當于已發行股票的19%左右。有業內人士指出,小米股價承壓與機構持股解禁也有關。
盡管解禁當日,小米公告稱,控股股東雷軍、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周受資、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及Smart Player Limited等多位股東自愿承諾未來一年不拋售所持股份。
但同樣是在解禁當日,小米第四大股東、俄羅斯富豪Yuri Milner掌舵的Apoletto Managers基金減持5.94億股小米股票,價值60億港元。
小米一直都堅持著自己的發展方式,在硬件制造,互聯網服務和零售方面都有著不錯的成績。小米在此次進行第二次回購,也將促進公司業務的發展。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