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隨著2019年的臨近,國內三大運營商在進行密集的5G籌備工作,顯然5G已從全面部署進入到全面實施階段,中國積極推動5G建設,有望成為全球5G建設的重要領跑者。
2018年8月,工信部、發改委印發的《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推進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范工程,確保2020年5G商用等具體目標。
12月,三大運營商已從工信部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可以說解鎖了5G商用之前的最后一道關卡,頻譜分配方案的正式落地,意味著全國范圍規?;囼瀸㈥懤m展開,三大運營商也正積極推進5G測試試驗。
表1 國內5G運營商部署實施進度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整理)
5G基站建設
從5G的基站建設需求來看,5G將會采取“宏基站+小基站”組網覆蓋的模式,歷次基站的升級,都會帶來一輪原有基站改造和新基站建設潮。
5G基站將包括中低頻段(6GHz以下)的宏基站和高頻段(6GHz以上)的小基站。宏基站數量方面,中低頻段的基站可實現與4G基站相當的覆蓋范圍,到2017年4G基站約為328萬個(覆蓋99%人口),如實現相同的覆蓋,預計5G宏基站將達475萬個。小基站數量方面,由于毫米波高頻段的小站覆蓋范圍是10~20m,且應用于熱點區域或更高容量業務場景,需求量比較多,其數量保守估計將是宏基站的2倍,由此預計5G小基站將達到950萬個。
賽迪顧問研究院的報告指出,2017年我國4G基站覆蓋階段基本結束,4G基站達到328萬個,預測5G基站總數量將是4G基站1.1~1.5倍,以此推算我國5G產業總體市場規模至2019年將達到1.15萬億元,比4g產業總體市場規模增長接近50%。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在MWC2018大會期間公布了公司的最新研發成果——已基于3GPP新空口標準,率先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基站、終端芯片和測試儀表端到端互通,并首次發布了5G核心網預商用產品樣機測試成果,為5G商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移動還宣布,將在政府的指導下建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5G試驗網,并正式公布了2018年5G規模實驗計劃——將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武漢五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每個城市將建設超過100個5G基站;還將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個城市進行5G業務和應用示范。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方面表示,隨著非獨立組網的5G新空口標準的順利完成,中國電信計劃于2018年在全國多個主要城市開展中等規模的外場實驗,為2019年5G的試商用以及之后的規模商用做充分的準備,預計2020年實現重點城市的規模商用。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劉桂清表示,5G基站數量將是4G基站的兩到三倍,中國電信將選擇SA(獨立組網)的建網模式,這樣的優點是對現網的改造小、業務能力更強、終端成本相對更低、可以實現真正的5G。而NSA(非獨立組網)最終也要升級到SA,并且支持NSA的終端成本更高。
中國聯通
聯通在3月9日的政企客戶新產品發布會上給出了5G推進時間,聯通表示將于2018年進行5G組網試驗,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而且中國聯通成立5G實驗室目標是引導產業發展、推動生態合作,構建MEC邊緣云規模試點以打造開放靈活的邊緣業務平臺。
總結來看,三大運營商在5G部署上都有著各自的節奏,但預商用基本鎖定在2019年。中國移動搶跑姿態明顯,力求引領5G建設;中國聯通態度積極,重點發力EMBB場景,成立了互聯網產業聯盟協助自身。而中國電信則相對低調,蓄勢留力、厚積薄發。
結語
隨著國內5G通信的推進,如無人駕駛、物聯網、車聯網、AR/VR等各種應用場景都將出現在人們生活之中,大大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但我們仍然需要注意到,雖然我國在5G發展上存在一定的優勢,在部分的細分領域甚至已經領先于國際水平,但仍然面對一些較為突出的難點。比如,目前5G還存在標準尚未完全確定、部分細分產業鏈環節薄弱,國內4G通信正成熟運營,運營商升級動力不足、國內5G頻譜資源不夠豐富優質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克服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不斷的技術創新。相信未來我們很快就能看見5G以其獨特的優勢去改變各行各業,改變人們的生活,改變整個世界。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