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最近,高通對蘋果公司就兩項專利進行起訴的新聞引起了很大波瀾,而福州法院同意高通的訴求,也帶來了大家對此事件的不同看法。
此次福州法院進行的臨時禁令,給蘋果方的壓力其實更大,主要是蘋果的產品都是周期產品,如果訴訟持續下去,將對蘋果的銷售造成更大影響。
作為芯片行業和手機行業的巨頭,這兩家公司不斷進行訴訟的原因是什么呢?
近幾年,高通一直在和蘋果進行訴訟,僅中國境內,雙方的訴訟就已經超過了二十個。雖然訴訟的方式不變,但是當前爭議的問題主要是,專利授權費。
目前為止,高通主要包含的業務類型有:QTC(設備與服務)、QTL(授權和專利),以及QSI(戰略投資)。高通目前主要的營業收入來自QTC和QTL業務,QSI業務的營收比例很小。2017財年,高通的年營收大約230億美元,QTC業務營收165億美元,QTL業務營收64億美元。所以專利授權費用對高通公司的收入占了很大比例。
蘋果作為手機生產商,也需要使用高通的技術,也就難以避免“高通稅”的困擾。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蘋果向高通繳納的專利授權費高達28億美元。
而蘋果方也在一直努力避免這筆龐大的開支。技術上,它一直在嘗試自主研發和向Intel等其他公司購買技術;在法律上,它通過不斷發動訴訟,要求高通進行降價。但是一方面,當前的Intel技術確實難以取代當前的高通,蘋果不斷進行的訴訟也沒有讓高通進行降價。于是2017年開始,蘋果開始拒向高通支付昂貴的專利費用。
那么,蘋果一直拒絕支付的高通的高額專利費是否合理呢
當前高通收取專利費的方式是按照手機零售價的5%收取,比如售價8699元iPhone手機需要向高通繳納282.7元。
但是同時,在2015年發改委對于高通的處罰決定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高通的手機零售價是針對的出廠價進行規范的,蘋果公司主要采取的代工廠生產形式,高通的專利費也是針對手機的出廠價。
但是其實,高通是做芯片的,專利也主要集中在芯片上,理論上講,高通收費就應該按照芯片的價值來算。但是高通卻采取了整機價格收取費用,這意味著如果蘋果改變外觀,或者加裝設備,增加了手機出廠價,也需要向高通支付專利費用。
高通對此的解釋是,芯片作為手機的一部分,其功能均和芯片相關,對于芯片之外的技術與設備,芯片也為之提供了功能。
此次事件后續也可能發生變化。根據法律規定,在訴中臨時禁令發布后,當事人可以在十天之內提起復議。如果復議推翻了原先的決定,那么禁令就會被推翻。不過,按照慣例,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不會太大,但依然有法律依據。
蘋果對此事件的反饋將成為事件的轉折點,當前的市場和后期的專利費用也需要蘋果做出選擇。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