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隨著電器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提高,我們對電的需求也在隨之增加。這引發了對其他類型充電方式的需要,人們對無線供電的認知也在加深。
其實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已經很久了。最早是一位美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交流電。1891年,特斯拉發明了特斯拉線圈,這種變壓器能夠產生高電壓,低電流,高頻率的交流電力。斯特拉使用這些線圈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以實現電力傳輸。
后期研究中,特斯拉使用機電振蕩器進行了機械共振實驗,完成了無線電點亮臺燈的實驗,實現了無線傳輸,這被認為是無線技術研究的起點。在相關支持下,特斯拉曾建設想要實現對全球無線設備實行供電的設施,后來失去了資助被拆除。
2007年,MIT的一個實驗小組通過對磁耦合共振技術進行研究,實現了距離2米條件下的高效非輻射功率轉換,此次實驗被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無線供電。
和特斯拉研究的遠程無線能量傳輸不同,WiTricity小組關注的是短距離傳輸,使用了磁感應方式,特斯拉采用的則是磁共振方式,2009年,WiTricity公司展現了用電視實現同時為三部手機充電的技術。
用電主要由兩種方式,無線供電也同樣,可以分為無線輸電和無線充電,由于兩者只是在電能使用方式上有差別,我們以無線充電為例對無線供電原理進行介紹與講解。
MIT成功完成了2米距離的無線電力傳輸實驗。對于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便成為了需求,而且一旦標準化,對于無線充電技術的大規模研發和使用也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2009年1月,WiPower公司制定了磁共振A4WP標準,支持高達50W的功率傳輸,距離可達5厘米,功率傳輸頻率為6.78MHz。
2010年7月,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制定磁感應Qi標準。制定了5W或更小的移動終端的標準。
2012年1月,IEEE發布磁感應PMA標準。
2015年9月,A4WP與PMA合并成AirFuel Alliance(AFA),推動統一無線充電標準。
至此,在無線充電領域便形成了兩大標準體系,WPC的Qi標準,以及AFA的AirFuel Resonant(A4WP標準)和AirFuel Inductive(PMA標準)。
雖然被分為兩大標準,但是這兩種標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Qi標準和AirFuel Inductive標準都使用了磁感應技術,兼容性比較高;相比之下,AirFuel Resonant則完全不同,使用的技術是磁共振技術。
所以WPC和AFA并不對立,因為在選擇充電器和接收器標準時,使用磁感應還是磁共振技術是要先進行選擇的。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