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研究報告 | 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近年來,隨著整車企業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高漲,動力電池因此一度出現緊缺。但就在動力電池企業紛紛開始加速擴產后,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動力電池市場向頭部企業集中趨勢明顯,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整車企業下場自研動力電池,動力電池企業加快擴建產能,然而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洗牌”加速,動力電池產業將開啟“淘汰賽”。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49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動力電池企業較上年同期減少7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270.1GWh、299.1GWh和330.1GWh,占總裝車量比例分別為79.5%、88.0%和97.2%。
2023年以來,大量的動力電池產能持續落地,而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同比增速有所放緩,由此電池產能利用率正呈現不斷下降趨勢。高工產業研究院2023年12月初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動力電池產能的利用率從2022年的超75%下降到2023年的平均不足65%。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表示,考慮到儲能電池和出口電池增長速度大于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可以較快消化動力電池產能;再考慮到幾年內動力電池工藝路線不會有大的變化,已建產能不會形成浪費,所以目前產能并沒有失控。
汽車行業分析師劉志超說,動力電池產能過剩只是階段性過剩、結構性過剩,而非整體過剩。“未來幾年,動力電池結構性產能過剩可能會加劇,行業將進入洗牌階段。”
面向未來,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態勢會日益加劇。業內人士表示,提升動力電池技術競爭能力,才是決定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
“動力電池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現有體系迭代升級以及新體系開發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快充性,都是在現有體系上進一步的提升和迭代,其中現有電池體系的“材料+結構”優化創新是動力電池技術的重點突破方向。
張永偉說,新體系電池開發是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鈉離子電池和固態電池研發是其中熱點。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豐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優勢,與鋰電池可實現兼容互補;固態電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視為突破傳統鋰離子電池瓶頸的新一代電池技術。
董揚建議,構建動力電池系統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體系,搭建碳足跡核算方法研究與行業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動力電池電芯規格尺寸標準化,促進建立從回收到再資源化的閉環體系,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全產業鏈成本,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同時,要加大精益化、智能化的大規模制造技術與裝備投入,提升電池產品的質量水平。此外,要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行業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和管理水平,持續推動電池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與技術創新發展,并開展動力電池產業鏈專利布局研究,提升產業鏈知識產權風險預警能力。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葉偉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