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關于去除CCR5基因完成艾滋病的預防研究一直在進行,之前就有人發現,有1%的北歐后裔體內,他們的基因中并不存在CCR5,但是不同于現在的基因編輯,但是北歐人屬于先天性的基因缺陷,而根據數據,這些北歐人確實不會感染艾滋病。
在發現了缺少CCR5的北歐人具有艾滋病的防御能力之后,還出現過CCR5基因缺陷人群的骨髓移植,最后被移植者的白血病和艾滋病都得到治療的案例。那么,這樣通過控制基因來預防艾滋病的方式,是否存在風險呢,被進行基因編輯的嬰兒,是否會面臨一些潛在的風險?
如果基因編輯后是嵌合子的話,沒有編輯到的細胞還是會有感染風險。但更為關鍵的是下面兩點:1、基因編輯技術的脫靶效應會帶來何種后果是完全未知的。
CCR5缺失已經被實驗證實會造成免疫缺陷,導致其他病毒的易感甚至腫瘤的發生。通過基因編輯,這兩名嬰兒的CCR5基因發生了永久的變化。誠然,他們對HIV病毒可能有了天然的免疫力。但他們的其他生理功能,也會發生變化,這不僅是指CCR5基因變異帶來的變化,還包括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潛在脫靶效應帶來的生理學變化。
這一實驗從科學層面具有巨大的潛在風險,兩個孩子作為試驗品,這些未知風險將會伴隨他們的成長。從事這一實驗的科研人員既非HIV研究者,也非基因編輯領域專家,項目實施時其測序公司和其背后的商業資本實在鋌而走險。該項目的實施可預見的會使基因編輯領域的研究受到影響,也會使中國科研界的發展受到質疑。中國科研界需要就此發生,該項目的實施者也需要因這一行為而受到抵制,否則將會帶來更多不可預見的負面影響,潘多拉的盒子也許就此打開了。
也有專家表示,CCR5編輯不能保證100%不出錯之前,是不可以用于人的。CCR5對人體免疫細胞的功能是重要的,由于艾滋病毒的高變性,還有其它的受體可以使用,CCR5基因敲除,也無法完全阻斷艾滋病毒感染。現在母嬰阻斷技術非常有效,高達98%以上,可以防止新生兒被艾滋感染。此外,HIV感染的父親,和健康的母親,100%可以生個健康和可愛的孩子, 根本無需進行CCR5編輯。
對于已經確診患上艾滋病毒的人群,新生兒患HIV病癥的概率確實很高。但是被進行基因編輯的孩子的母親并不是艾滋病患者,父親是病情已經得到控制的HIV患者。也就是說,這時候的母親只要做好足夠措施,孩子就不會再感染艾滋病毒。即使母親也患病,現在也可以使用阻斷技術保護未出生的嬰兒,而對未出生的孩子直接實行基因編輯,需要讓孩子承擔過多不可知的風險。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