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充電樁是固定于地面用于為電動汽車提供交流電或直流電的充電設備,具備相應的計費、顯示、刷卡等功能。根據充電服務費的收費標準和運營車的電動化趨勢,充電樁市場在2020年有望突破400億元。本文將淺析驅動電動車行業發展的三大因素。
國際與國內汽車電動化趨勢的明朗帶來對充電設施需求的陡增
一方面,從國際角度來看,知名汽車品牌陸續轉向電動化,汽車電動化的趨勢越發明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從2013年起,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趨勢明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2017年的同比增長率高達57.9%,為112.4萬輛。國際汽車巨頭不斷向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寶馬計劃在2025年推出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奧迪也計劃在同年實現全系車型的電動化;奔馳計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100億歐元,并計劃在2025年將純電動車車型比例調整為15%-20%。到目前為止,寶馬、奔馳、奧迪分別發布了ix3、e-tron、EQC等純電動車。從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情況(見圖1)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持續上升,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趨勢逐漸明朗。
圖1 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情況
(來源:智東西)
另一方面,從2009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不斷提升,相關產業發展迅速,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不斷增長。從2015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排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首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17%,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77.7萬輛。按照政府的規劃,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的年均增長率將長期保持在40%上下,2020年的年銷量銷量將高于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汽車整體市場的占比超過20%。
國際與國內汽車電動化趨勢的明朗意味著對于充電設施需求的陡增。在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行業也面臨著發展電動車還是混合動力車的抉擇問題。2012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指明從2012年到2020年,購買插電式呼和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免除征收購置稅,而對于混合動力汽車的購置稅僅減半,并且優惠在2015年停止實施。今年七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直接指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屬于燃油汽車投資項目”,由此看出,電動化才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必然發展方向。
車樁配比缺口明顯,行業需求將推動充電樁建設的加速
一方面,電動汽車的不斷發展意味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壓力的不斷增大,目前,充電樁數量的不足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首要限制。盡管中國充電基礎設施在不斷地完善中,但汽車保有量的增速仍遠高于充電樁的增速,車裝配比的缺口很大。截止2018年上半年,中國已經建成32.05萬個私人累充電樁,27.18萬個公共類充電柱。我國充電柱的建設進展態勢良好,公共充電樁近兩年增長了4.5倍,保有量居全球第一。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充電樁的不斷建成,行業發展的一些痛點也逐漸浮出水面。首先是技術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汽車充電設備和動力電池等關鍵技術存在較大差異,不同的技術方案相對應的充電需求也千差萬別。服務標準的不統一是另一個問題,無法實現支付方式的統一,如微信支付、充電卡等不能在各家運營商通用。因此,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充電樁的積極性大大被打擊,且由于充電樁布局分散,核心地段建設不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并沒有得到較好的滿足。
目前我國充電設施供需矛盾較為突出。2013-2018,除了2016年充電樁數量短暫的爆發,歷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速都明顯高于充電著保有量的增速,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遠遠超出公共充電樁數量的增長。到2017年,中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分別為21.39萬個和170萬輛,公共充電樁和新能源汽車的比值約為1∶8,加上數量為44.57萬個私人充電樁保有量,比例也為1∶3.8.而按照政府的規劃,車樁和汽車的比值應該為1∶1,這也就是說充電樁的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充電樁數量的不足,也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充電樁建設的結構而言,目前我國仍需加快直流快充樁的建設。公共充電樁的需求通常指的是直流快充樁通,特點是充電功率大和充電時間相對較短,但其建設成本相對較高,交流慢充樁通常作為私人充電樁,成本相對便宜,主要利用晚上波谷時間充電。到2018年上半年,中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27.2萬個,其中交流樁和直流樁分別為11.9萬個、8.8萬個,占比分別為43.95%和32.37%。占比較大的仍然是交流樁,背后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前期布局中對成本的控制;隨著盈利模式的不斷清晰,直流樁比例將不斷提升,滿足行業對快速充電的需求。
政策扶持:“車樁相隨”的規劃理念
2012年,政府將電動汽車列為國家戰略之一,一系列促進電動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也隨之推出。從2015年開始,政策支持引導體系不斷完善(見表1),覆蓋電力接入、建設用地、設施建設、電價和互聯互通、運營等多個方面,對產業的發展和充電設施的建設起到了有力的引導作用。
為了促進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財政部等頒布了《關于“十三五”新能 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指出將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數量與充電設施建設監理綁定,普通地區每年的推廣量必須高于1萬輛,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省市和區域則至少為3萬輛,獎勵標準明顯地向高續航、純電動的新能源汽車傾斜。而在《發展指南》中更是提出了分區域充電設施建設目標,直接表現出政府規劃中的“車樁相隨”的理念,只有同時兼顧充電設施建設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才能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結語
近年來,汽車電動化趨勢逐漸明朗,電動車行業發展迅速,但充電樁建設的速度低于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速,公共充電樁總量和電動車保有量比例僅為1∶8,車樁缺口較大,以直流快充為需求的公共充電樁亟需建設。隨著政府“車樁相隨”扶持規劃的提出,充電樁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態勢。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