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車市競爭再起波瀾
12月1日,比亞迪官宣旗下王朝網推出燃油轉訂基金活動。此次優惠涉及秦、漢、唐、宋、元部分車型,其中漢EV冠軍版至高可享2萬元燃油轉訂基金,而秦DM-i冠軍版優惠后售價為8.98萬元,價格再創新低。
就在一周前,比亞迪門店剛宣布對旗下產品進行優惠補貼。此次新的補貼可以和11月初的優惠政策疊加。對于比亞迪1個月降兩回價,有業內人士坦言,“面子沒有業績重要”。
12月4日,上汽大眾宣布,年終限時大促開啟。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購買途昂、朗逸、途岳、帕薩特、途觀L等車型均可享受綜合優惠政策,最高綜合優惠5.8萬元。
經歷了9月份至11月份的多次小幅漲價后,特斯拉也決定“變相降價”。在提供保險補貼的同時,推出低息貸款。其中,用戶在今年年底前購買Model 3/Y后輪驅動版現車并完成交付,可享8000元限時保險補貼。
上市不到30天,極越01全系降價3萬元;月交付量突破4萬輛的理想,也給出了最高3.6萬元的購車補貼;深藍全系降價,最高下調1.6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此輪降價涉及數十家企業上百款車型。
除了車企和經銷商的各種促銷優惠活動外,多地政府也相繼推出了購車消費券等補貼政策。
蘇州市推出購車無門檻數字人民幣紅包補貼,購車價格在20萬元至30萬元的,可領取4000元紅包,30萬元以上的則可領取6000元紅包補貼。南京、深圳、長沙、濟南等地也在近期相繼推出購車補貼政策。
努力完成年度目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11.1萬輛和2693.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和10.8%,產銷均創歷史同期新高。不過,扣除441.2萬輛的出口數據之后,國內汽車銷量并沒有多大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新能源汽車加速替代傳統燃油車,自主新能源產品加速搶占合資品牌傳統優勢市場,以傳統燃油車為主要產品的非豪華主流合資車企市場空間受到明顯擠壓。有專家表示,這些傳統車企只采取守勢,雖然份額保住了,但是總量下來了。只有在新能源汽車不斷增長的形勢下不掉隊,才能夠真正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
從前11個月銷量數據來看,能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企業屈指可數。理想汽車2023年銷售目標30萬輛,前11個月累計銷量32.6萬輛,提前超額完成全年銷售目標。今年吉利的整體銷量目標為165萬輛,前11個月吉利汽車累計銷售153.6萬輛,按照吉利11月份銷售情況來看,吉利12月中旬就能實現全年銷量目標,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70萬輛。
相反,大多數企業難以達成年度銷量目標。目前,蔚來、小鵬、零跑等新勢力品牌的完成率僅在五成左右;傳統車企中,一汽、東風、上汽、長城對比年初確定的銷量目標,也只完成六成左右。
即使強大如比亞迪,也不得不以價換量。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比亞迪累計銷量268.34萬輛。也就是說,只有12月超過31.7萬輛的銷量,比亞迪才能實現300萬輛年銷售目標。有分析認為,年初的比亞迪和眼下的比亞迪市場競爭力已發生變化,市場份額正在被其他車企蠶食,“除了降價和壓庫存,比亞迪別無選擇”。
供給過剩需求不足
從年初特斯拉打響汽車價格戰第一槍,到東風神龍“掀翻燃油車桌子”,再到年底眾車企集體降價沖量。今年車市價格戰波及范圍之廣、降幅之大、時間之長、影響之深,遠超2004年“南北”大眾聯手降價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汽車大促銷。
“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是市場優勝劣汰的主要手段。”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助理王都分析認為,其實車市的“價格戰”僅是表象,背后則是當前汽車市場供給過剩與需求不足的矛盾。
12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預測報告》,預計2024年我國汽車總銷量為3100萬輛左右,乘用車銷量為2680萬輛左右,商用車銷量為420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50萬輛左右,出口量為550萬輛左右。
“我個人認為,從目前的國內市場條件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國內汽車市場不可能再有大規模的增長?!比珖f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說。
而全國乘聯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汽車產能已超過4000萬輛。當市場供應遠超實際需求,降價促銷活動就將成為車市競爭的常態。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短期終結汽車價格戰并不現實。
“當下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車企在未來3年到5年如果沒沖上去,就沒機會了?!北葋喌隙麻L王傳福認為,“未來3年到5年,車市整體或不同細分板塊會持續開打價格戰?!?/p>
理想汽車CEO李想說,以價格戰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智能電動車淘汰賽已開始,將從2023年一直持續到2025年。而蔚來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斌則強調,“未來兩年是汽車行業變革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外部環境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要想取得決賽資格,就必須提高執行效率,并確保關鍵業務有足夠穩定投入”。
“除了市場供給失衡外,同質化也是導致價格戰的原因?!奔扰c極越CEO夏一平呼吁,行業應該在技術上去卷,在產品創新、體驗上去卷,通過差異化構建車企核心競爭力。只有擁有獨特差異化的企業,才更能夠在產業變革中找到機會,實現可持續發展。(記者 楊忠陽)
轉自:經濟日報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