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的1/2以上,連續十年居世界首位。日前,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 ( GGII )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銷量15.19萬臺,同比增長10.98%。GGII預計,2023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全年銷量32.6萬臺,同比增速為7.59%。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日前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年上半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總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2.2萬套,同比增長5.4%,服務機器人產量達353萬套,同比增長9.6%。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基本持平,三季度銷量環比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微增,1-9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05萬套,同比增長0.4%;服務機器人產量為664.77萬套,同比增長39.3%。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整體銷量20.7萬臺,同比增長1%,預計四季度市場環比仍會持續改善,預計2023年全年銷量超28萬臺,同比微增0.1%。
就行業和機型來看,2023前三季度小六軸機器人、大六軸機器人、SCARA 機器人銷量占比比較高,分別為33%、32%、22.21%。分行業來看,電子制造、汽車零部件、金屬制品、鋰電、光伏為下游領域中銷量占比最高的五個行業,分別占比19.1%、14.6%、12.3%、10.6%、9.4%。其中,光伏行業工業機器人增速遠超其他行業,其次是汽車電子、半導體、醫療用品行業。
縱觀整體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價格戰及內卷化就成為行業必然趨勢。國產替代加速,國產品牌市占率進一步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國產工業機器人生產制造商扛住了壓力,部分上市企業營收、凈利實現同比增長,遠高于整體市場增速。埃斯頓、匯川技術、新時達等頭部企業依托多年技術積累和規模化優勢,實現了增收,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埃斯頓發布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26億元,同比增長26.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16.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8764.59萬元,同比增長31.95%。收入實現較快增長主要系公司機器人業務競爭力強化,份額進一步提升,國產機器人頭部企業地位穩固。
10月27日,國內機器人與運動控制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新時達發布2023年前三季度報告,營業收入25.82億元,同比增長7.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17萬元,同比增長282.58%,扭虧為盈。新時達公司一直聚焦智能制造領域,主要提供以自產伺服電機、變頻器等為技術核心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并致力成為智能產線解決方案提供商。
工業自動化龍頭匯川技術10月26日晚發布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1.21億元,同比增長23.89%;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19億元,同比增長7.60%。其中,匯川技術第三季度營業收入仍保持高位,達76.70億元,同比增長31.24%,絕對值刷新單季新高。同時,第三季度取得了12.4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94%。
在穩增長預期及內需改善的大環境下,第四季度工業機器人有望迎來小幅反彈,全年銷量預計與2022年基本持平。另外,中國工業機器人具備滲透率提升,加之國產替代雙重驅動,產業前景廣闊。
目前,國產品牌已形成相對完整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產品質量、關鍵核心技術自主能力、品牌知名度也在不斷提升,預計未來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國產龍頭崛起正當時。
文章來源:智慧城市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