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據經濟日報,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2.2萬套,同比增長5.4%,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50%,穩居全球第一。
此外,我國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持續快速發展,其中服務機器人產量達353萬套,同比增長9.6%。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各項指標如產品速度、可靠性和負載能力仍在不斷提升。據介紹,我國部分工業機器人的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已達到8萬小時,最大負載能力從原來的500公斤提升到700公斤。此外,服務及特種機器人的創新應用也取得了顯著成果,例如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已獲批上市,洞察號水下機器人完成了5100米海底測試。排澇機器人和無人機等設備也有助于輔助救援隊執行抗洪救災等任務。
IT之家曾報道,工信部等17部門今年年初聯合印發了《“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各行業、各地方結合行業發展階段和區域發展特色,開展“機器人+”應用創新實踐。
此外,北京亦莊也發布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使機器人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達50%以上,搭建50個機器人應用場景示范項目,規上工業企業機器人密度達到360臺/萬人,產值規模達到100億元。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我國機器人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穩步推進,場景應用不斷拓展,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逐步增強,在技術創新、高端制造、集成應用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工業領域的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392臺,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覆蓋了65個行業大類206個行業種類,在衛浴、陶瓷、五金、家具等傳統產業應用更加廣泛,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型行業應用加速涌現,機器人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已大幅拓展。
官方還強調,我國機器人產業目前發展水平正在穩步提升,并加速走進民眾生活,有力驅動了經濟社會智能化變革。
文章來源:智慧城市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