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研究報告 | 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5月11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了2023年4月動力電池月度數據。具體如下:
產量方面,4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47.0GWh,同比增長38.7%,環比下降8.3%。其中三元電池產量17.6GWh,占總產量37.5%,同比增長34.9%,環比下降3.5%;磷酸鐵鋰電池產量29.3GWh,占總產量62.4%,同比增長41.2%,環比下降10.9%。
相比3月的51.2GWh,4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有所提升。同時,和三元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產量依然呈較快增長趨勢。
1-4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176.9GWh,累計同比增長28.7%。其中三元電池累計產量63.3GWh,占總產量35.8%,累計同比增長18.6%;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113.4GWh,占總產量64.1%,累計同比增長35.2%。
裝車量方面,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25.1GWh,同比增長89.4%,環比下降9.5%。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8.0GWh,占總裝車量31.8%,同比增長83.5%,環比下降8.3%;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17.1GWh,占總裝車量68.1%,同比增長92.7%,環比下降10.0%。
較3月的27.8GWh,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略有下降。同樣,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和三元電池相比,增長速度更快。
1-4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91.0GWh, 累計同比增長41.0%。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28.9GWh,占總裝車量31.7%,累計同比增長12.3%;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62.0GWh,占總裝車量68.2%,累計同比增長60.2%。
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36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增加2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19.8GWh、22.3GWh和24.6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78.7%、88.8%和97.7%。
1-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42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與去年同期一致,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動力電池裝車量分別為74.7GWh、82.3GWh和89.1GWh,占總裝車量比分別為82.1%、90.5%和98.0%。
排名2023年4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十五名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LG新能源、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瑞浦蘭鈞、正力新能、捷威動力、安馳新能源、多氟多和力神。其中,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依然保持著前3的位置,和3月相同。
寧德時代依然穩穩地排在第一的位置,4月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0.26GWh,但市占率較3月有所下降,從3月的44.95%下降到4月的40.83%。
比亞迪排名第二,4月動力電池裝車量為7.32GWh,市占率從3月的26.65%提高到4月的29.11%。
排名第三的中創新航,4月動力電池裝車量為2.20GWh,市占率從3月的10.28%下降到4月的8.74%。3月份,該公司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3GWh,同比增長77%,市占率達到了5.2%,挺進全球第五。國信證券報告指出,中創新航盈利能力在穩步提高,公司儲能業務發展進展順利,預計將成為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點。此外,中創新航還推出了類似大圓柱等的新型動力電池產品,不斷完善其產品矩陣,助力公司的長期發展。
其他企業方面,和3月相比,億緯鋰能上升一位,排名第四;國軒高科下降一位,排名第五;欣旺達、LG新能源保持不變,分別排名第六和第七;蜂巢能源上升一位,而孚能科技下降一位,排名分別為第八和第九;瑞浦蘭鈞上升一位,排名第十;捷威動力從3月的第十下降到4月的第十二;多氟多從3月的第十五提升到4月的第十四。而正力新能、安馳新能源、力神3月并未出現在榜單中,4月分別排名第十一、第十三和第十五。其中,正力新能剛剛舉行完“25GWh軟件定義電芯工廠投產儀式暨新技術發布會”。
公開資料顯示,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專注于各類型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研發、 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2023年1月,正力新能沖進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前十,此外,該公司也分別出現在2023年2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15名、2023年3月國內三元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15名和1-3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15名的榜單中。
正力新能走的是多元化的技術路線,其中材料包含三元、鐵鋰、超高鎳、復合型磷酸鹽材料(磷酸錳鐵鋰等)、 新型堿金屬離子材料(鈉離子材料、鉀離子材料等)、硅碳負極、半固態等。目前其客戶包括通用、一汽、上汽、廣汽、吉利、神龍、東風柳汽、零跑、合眾、高合等國內外一線車企及造車新勢力,中國三峽、中國電建、東方電氣等大型儲能企業,以及JOBY 、Wisk 、小鵬匯天等國內外飛行器頭部廠家。
5月9日,正力新能在江蘇常熟舉行“25GWh軟件定義電芯工廠投產儀式暨新技術發布會”,首次對外公布了正力新能「3·2·1」研發戰略,并在行業率先發布了針對電動航空領域的動力電池——正力·航空電池,可更「芯」電池包——正力·乾坤電池,正力·儲能電池、正力·鈉離子電池等覆蓋陸海空全場景應用的前瞻技術和代表性產品,助力交通、能源領域碳中和進程。
正力新能將自己的技術路線概括為「3·2·1」研發戰略——即3種化學材料,2種電芯形態,一個電池系統。其中3種化學材料指的是超高鎳多元材料、復合型磷酸鹽材料,以及新型堿金屬材料,可以說基本涵蓋了當前主流或者比較前沿的電池材料。而在電芯形態上,正力新能主打的是方形和圓柱型電芯。
根據「3·2·1」研發戰略,此次正力新能發布了多款不同應用領域的產品:正力·航空電池、正力·乾坤電池、正力·儲能電池和正力·鈉離子電池。
其中,正力·航空電池能量密度達到 320Wh/kg;在兼顧高能量密度的同時,依然可以滿足20%SOC下,12C的大倍率放電性能;快充方面,可在15分鐘充電至80%;安全方面,實現了ppb級航空安全標準。
正力·乾坤電池創新應用了正力新能自主研發的極柱冷卻、榫卯卡接、熱電分離、高度集成等多項原創技術,具備高安全、高能量密度、超快充、可拆卸、全生命周期維護成本低等特點。
本次發布會上,正力新能還推出了容量高達314Ah的大容量儲能專用電池,能量密度為180Wh/kg,循環壽命突破12000次,能量效率高達95%,零下 20℃容量保持率在91%以上。
鈉離子電池方面,正力新能的第一批高功率鈉離子電池已在海外裝車測試,電芯在20C倍率下容量保持率高達94%,-20℃低溫下具備92%的容量保持率。
據了解,截至2022年底,正力新能總產能達到26GWh,其中常熟新能一期產能2GWh,銀河基地6.5GWh,新能二期15GWh。
可以看出,這些企業都在加快追趕“寧王”,以縮小與其之間的差距。
出口方面,4月,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電池出口共計8.8GWh。其中三元電池出口6.5GWh,占總出口73.5%;磷酸鐵鋰電池出口2.3GWh,占總出口26.5%。
3月,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電池出口同樣為8.8GWh。其中三元電池出口6.8GWh,占總出口77.3%;磷酸鐵鋰電池出口2.0GWh,占總出口22.7%。
1-4月,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電池累計出口達34.6GWh。其中三元電池累計出口25.2GWh,占總出口72.8%;磷酸鐵鋰電池累計出口9.4GWh,占總出口27.0%。
來源:電池聯盟 作者:子蕊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