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一年多以來,我國各樞紐節點推動數據中心建設步伐加快,帶動我國算力水平有效提升。不過,與此不相匹配的是,存力的發展則相對滯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高質量的算力網絡體系的發展。
數據統計顯示,去年底,我國總算力規模達180EFLOPS,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由于數據的價值挖掘以存儲為前提,需求巨大,到2025年,我國將有超過420EB的巨大存儲缺口亟待補充。如何填補存力“鴻溝”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數據存儲成為“東數西算”的根基
數字經濟發展催生數據暴增。研究機構分析預測,2025年全球數據的總數據量和實時數據量分別高達175ZB和50ZB,中國整體數據量到2025年將達到48.6 ZB,占全球數據圈規模的27.8%。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基礎,是新的、關鍵的生產要素,是“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可以說業務斷不起,數據也丟不起!因此,數據存儲技術成為“必需品”。據統計,中國存儲產業規模在2020年上游(芯片與介質)產業超過1400億元,中游(存儲整機)和下游(服務)產業超過3400億元。到2025年,中國存儲產業直接投資總額將超過萬億級規模。
“數據存儲是基礎關鍵技術,更是未來全面數字化的關鍵競爭力。” 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信息存儲與安全專委會秘書長陽小珊強調。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對數據中心的運行模式,即存力與算力的均衡協同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吳非表示,“東數”要想更好實現“西算”,算力是中心,存儲則是根基,海量數據要想算得好,得先存得下,讀得快。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高丹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她認為,“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一年多以來,占據數據總量的95%溫冷數據對存儲的需求日益凸顯。由于算力的對象是存儲起來的數據,某種程度上算力依賴存力,因此“東數西算”的實質更多地表現為“東數西存”。
存力一體化布局是實現東數西存的前提
當前,隨著數據重要性日益突出,信息安全風險日益加大,業界對存儲設備的安全性能需求也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基于國外開源存儲軟件Ceph、Lustre的產品在國內分布式存儲市場占比超過50%。用戶在享受開源便利的同時,也承擔著其帶來的巨大風險。
“數據存儲首先是安全合規,要降低開源軟件依賴,提高存儲技術自研能力。” 陽小珊表示。
自研存儲已成為業界大趨勢,而存儲的進一步革新則需要存力一體化布局。曙光存儲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新鳳告訴記者,2009年曙光開始做自主研發,由此開啟了分布式存儲自研之路,并通過精細化的權限控制,保障數據安全和訪問合規。十余年間,曙光存儲不斷突破創新,建立海量自研分布式存儲集群,同時發揮存儲全棧技術能力,布局存力一體化,將存儲和計算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東數西算存力統籌調度。值得一提的是,曙光EB級存儲系統已成為曙光分布式存儲架構基座,累積300余項核心技術專利。此外,曙光還擁有國內最多的百PB級以上規模落地案例,單一規模超300PB。TB級訪問帶寬、EB級存儲空間,不斷突破同類產品技術極限。
除了提升安全性能外,降低能耗也是數據中心的永恒目標。眾所周知,數據中心是傳統的耗能大戶,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5G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處理量呈現爆炸式發展,帶動數據中心耗電量快速增加。專家預計,到2025年數據中心耗電量將超過3800億千瓦時。“東數西算”工程為各地新建數據中心PUE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通過提高數據中心能效緩解數據中心行業耗能壓力。研發發現,在數據中心耗電構成中,IT設備占據半壁江山。因此,綠色存儲可謂大勢所趨。
為滿足市場對節能環保設備的需求,數據存儲技術也在不斷創新。例如,市場對液冷存儲的需求日益迫切。存算一棧式液冷方案,將成為綠色數據中心的更優選擇。另外,使用全閃存,能耗僅為機械硬盤1/3,可降低70%存儲能耗及80%存儲機柜空間,全閃存、高密存儲架構、高能效架構芯片也成為存儲設備的研發方向。
專家建議,加快推進全閃存、液冷技術、間接蒸發冷卻機組等綠色節能設備應用;鼓勵數據中心配套建設余熱回收供暖設施,有效推進數據中心低碳運行。記者了解到,曙光打造了業內首款液冷存儲系統,通過存算一棧式解決方案,使得PUE值降至1.1以下。
作者:徐恒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