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3月8日,全球首個海水淡化濃鹽水提鋰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山東青島舉行。該項目為提取鋰資源開辟了新的路徑。
該項目將由青島水務集團海水淡化公司與禮思(上海)科技公司共同完成。資料顯示,青島水務集團海水淡化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海水淡化企業,海水淡化項目運維經驗豐富且產能位居全國前列,目前已完成海水淡化全產業鏈條布局規劃;禮思(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鹽湖提鋰、海水提鋰技術研發及應用,擁有發明專利6項。
據介紹,鋰離子篩材料是這個項目的核心,它以離子交換的方式瞬間將海水中的鋰離子吸附,因此即使海水鋰離子濃度低至0.17ppm,仍然能有較高的吸附效率,提鋰工藝與零排放工藝的有機結合,不會對海水生態環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這一項目的工藝和技術應用開創了規模化海水提鋰的先河,也為大規模、高效、環保的鹽湖等場景提鋰以及城市污水提鋰提供了新的技術線路圖。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項目建設與商業合作方案,預計12月底正式投產運行。
一、有助于緩解鋰資源“卡脖子”問題
據了解,鋰廣泛應用于電池、陶瓷、玻璃、潤滑劑、制冷液、核工業以及光電等行業。目前,鋰資源開發主要以鹽湖鹵水及偉晶巖型鋰礦為主。因可開采資源少、可開采地區無工業用電、開發過程固廢處理成本高等原因,我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74.5%,預計2025年中國鋰資源自給率僅9.6%,鋰資源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而海水中的鋰資源量約為2300億噸,是目前全球可開采鋰資源總量的1.6萬倍。且海水作為一種非傳統資源,不受地緣政治的限制,可將海水提鋰應用場景拓展至直接利用海水的沿海電廠、工業項目。
此次青島海水提鋰項目的啟動,有助于緩解我國鋰資源嚴重依賴進口問題,并逐步推動鋰資源自主可控。
二、什么是海水提鋰
海水提鋰是從海水中提取元素鋰的技術。元素鋰與鈉、鎂共存,提取技術難度較大,國外的日本、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已從事多年海水提鋰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進展,國內也有一部分科研人員從事該領域的研究。
在海水提鋰研究中主要應用溶劑萃取法和吸附劑法。溶劑萃取法是指對鋰的萃取劑及萃取體系的研究,大致集中在醇類和酮類、烷基膦和膦酸酯類、混合離子萃取劑類、冠醚類4個方面,其中尤以冠醚類最受關注。
吸附法從低鋰濃度海水中提鋰,工藝簡單、回收率高、選擇性好,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海水提鋰方法。該方法的關鍵是找到合適的吸附劑。
日本工業技術院四國工業技術試驗所近些年來研制成功多孔質氧化錳吸附劑,吸附能力比常規鋰吸附劑高5―10倍。這種新型吸附劑采取多微孔結構,能選擇性吸附海水中的鋰,經稀鹽酸處理3小時,能解釋95%以上被吸附的鋰。
三、海水提鋰的意義
雖然海水提鋰的難度較大,但其意義重大:
第一,提高鋰資源利用率。通過海水提鋰可以有效地提高鋰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對傳統礦產資源的依賴。
第二,減少環境污染。和傳統礦產開采技術相比,海水提鋰技術對環境污染的影響較小,可以更好地保護環境和生態。
第三,降低成本。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海水提鋰技術的成本或逐漸降低,這有助于提高鋰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能力。
第四,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隨著海水提鋰技術的提高,新能源產業也將得到快速的發展,為經濟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相信隨著該項目的落地,濃鹽水綜合利用難題將被攻克!
來源:電池聯盟 作者:子蕊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