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據對全國6.9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調查,2022年,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1805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2),比上年增長0.9%[1]。
分業態看,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2]實現營業收入43860億元,比上年增長5.3%,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4個百分點。
分行業類別看,新聞信息服務營業收入14464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內容創作生產26168億元,增長3.4%;創意設計服務19486億元,下降0.2%;文化傳播渠道13128億元,下降1.0%;文化投資運營504億元,增長3.2%;文化娛樂休閑服務1141億元,下降14.7%;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16516億元,下降0.6%;文化裝備生產6904億元,增長2.1%;文化消費終端生產23494億元,增長0.3%。
分產業類型看,文化制造業營業收入44781億元,比上年增長1.2%;文化批發和零售業19376億元,下降1.2%;文化服務業57648億元,增長1.4%。
分領域看,文化核心領域[3]營業收入74891億元,比上年增長1.3%;文化相關領域46914億元,增長0.2%。
分區域看,東部地區實現營業收入91714億元,比上年增長0.1%;中部地區18269億元,增長5.8%;西部地區10793億元,增長0.5%;東北地區1029億元,下降1.0%。
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情況
注:
[1]為名義增長,未扣除價格因素。
[2]新業態特征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是:廣播電視集成播控,互聯網搜索服務,互聯網其他信息服務,數字出版,其他文化藝術業,動漫、游戲數字內容服務,互聯網游戲服務,多媒體、游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增值電信文化服務,其他文化數字內容服務,互聯網廣告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版權和文化軟件服務,娛樂用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費設備制造。
[3]文化核心領域包括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文化投資運營、文化娛樂休閑服務6個行業,文化相關領域包括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文化裝備生產、文化消費終端生產3個行業。
附注
1、指標解釋
文化及相關產業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規定文化及相關產業包括新聞信息服務、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文化傳播渠道、文化投資運營、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文化裝備生產、文化消費終端生產9個大類。
營業收入指“主營業務收入”及“其他業務收入”之和。
2、統計范圍
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統計范圍為《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所規定行業范圍內,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或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企業;年營業收入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服務業企業,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年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年營業收入在500萬元及以上。
由于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等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需與本期的企業統計范圍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是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以上標準納入調查范圍,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而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建投產、破產、注(吊)銷企業的影響。
3、調查方法
每季度進行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認定,根據國家統計聯網直報平臺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全面調查取得的數據進行匯總。
4、行業分類標準
執行《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具體請參見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804/t20180423_1595390.html。
5、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直轄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3個省。
來源:國家統計局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