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全球競爭中,依托數字技術發展更高水平、更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已然成為各國的戰略共識。制造業正是數字化轉型的主陣地,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便是工業軟件。
近日,由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天軟件)主辦的 “思變·破局·共生——2022智能制造峰會及華天軟件用戶大會”在山東青島市召開。與會嘉賓聚焦智能制造產業,解讀最新產業政策,發布最新產品技術,探討行業發展新模式,破解智能制造奧秘,描繪中國制造業的美好未來藍圖。
國產化勢在必行
工業軟件被譽為工業制造的大腦和神經,隨著全球 “傳統制造”加快向 “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工業軟件正在成為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礎性工具,是支撐國家發展和創新的隱形 “國之重器”。此前,工信部出臺的 《“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要補足國內產業鏈短板弱項,其中工業軟件將是重點補強環節。
據了解,中國工業軟件大多依賴海外產品,存在安全隱患。根據 《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白皮書(2020)》數據,2019年中國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國產化率僅有5%,生產控制類為50%,經營管理類為70%,在高端工業市場國產化率更低。大量工業企業使用海外工業軟件產品,如果出現安全問題,將對國計民生造成巨大損失。
制造企業要實現產業升級、優化現有經濟結構,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培根指出,能定義制造的軟件主要是工業軟件,發展工業軟件,關鍵是要 “硬碰硬”,讓它解決制造業實際問題,破解生產 “痛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企業研究所原所長陳小洪提出,工業軟件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和核心支撐,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的過程中,需要政府、工業軟件企業、用戶等多方聯動,共同為國產工業軟件發展創造條件。
頂層設計促行業發展
伴隨著制造業轉型步伐的加快,工業軟件的重要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我國密集推出促進工業軟件發展的政策,極大促進了我國工業軟件行業發展。進入 “十四五”,配合智能制造、芯片產業、加速內循環等新發展戰略,促進工業軟件行業發展的政策和指導意見繼續出臺。
2021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在 “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齊基礎軟件等瓶頸短板。2021年11月,工信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打造面向工業生產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孿生系統,推進綠色技術軟件化封裝。《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21-2023年)》《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產業政策為工業軟件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出臺相關政策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業報了解到,今年1-7月,全國軟件業務收入達到5.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山東軟件業繼續保持高位增長,實現收入4937.1億元,列全國第4位,同比增長17.8%。
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翟魯寧表示,山東省是工業大省制造大省,同時也是軟件大省,發展高端工業軟件,是推動工業、軟件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結合點。以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數字企業正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實現產業數字化的同時,也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
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中國制造業 “做強”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工業數字化勢在必行,工業軟件的需求也隨之擴大。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各年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中的數據,2021年我國工業軟件營收規模達到2414億元,同比增長22.3%,近十年復合增速約14.2%。
據介紹,目前中國三維CAD領域,無論是航空、航天、核電、船舶,還是高鐵、汽車,基本都被國外三維CAD軟件所壟斷,面臨著嚴峻的 “卡脖子”風險,嚴重影響我國的技術自主創新以及信息和知識產權安全。
作為國產工業軟件的先驅者,華天軟件具有最前沿技術攻關能力,是國內擁有產品線最全的工業軟件研發企業。華天軟件董事長楊超英表示,華天軟件與合作伙伴需求互補,形成了面向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已助力三千多家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追求高質量發展是制造業發展的必然,制造業轉型升級離不開數字化。在制造業轉型方面,要做好設計、仿真、工藝、制造、銷售、維修等流程的數字化。”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CTO、山東華云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梅敬成在接受中國工業報采訪時表示。
前景廣闊潛力足
數據表明,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超45萬億元,占GDP比重39.8%,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被五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證明數字化轉型早已不是企業的選擇題,而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修課。這對工業軟件供應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新的機遇。
梅敬成表示,中國中小制造企業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對大部分企業來說,三維CAD是一個剛需,但是 “昂貴的正版軟件”對利潤已經很薄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同時,國外軟件不能滿足中國制造業不斷變化的發展需求。
梅敬成認為,國產替代疊加工業轉型,行業市場空間廣闊。一方面,中國工業軟件發展尚處于早期階段,各環節國產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中國工業正在進行升級轉型,智能制造是主要轉型方向,工業軟件需求有望大幅提升。
此外,完善的工業體系及龐大的制造業產值是我國工業軟件成長的沃土。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2020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為28.61%,2011-2020年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同期,我國工業軟件規模全球占比僅6%,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曹雅麗)
來源:中國工業報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