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收錄專題 | 動力電池產銷與裝機量_動力電池公司企業_動力電池市場分析】
【相關專題 | 鋰電池 _鋰電池生產廠家_鋰電池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分析】
8月3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6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達45.2 GWh,同比大漲71.7%,連續24個月保持增長。其中,寧德時代依舊保持著冠軍的頭銜,比亞迪不敵LG新能源,退居第三。
今年6月,寧德時代裝機量為16.3 GWh,同比大漲110.5%,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29.4%增長至36%,是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的月度冠軍。LG新能源以2.1 GWh的差距重新超越比亞迪,奪回第2名的位置。但是,LG新能源的裝機量僅為7.2 GWh,同比僅增長12.8%,且同比增幅遠遠落后于除松下外的其他電池制造商。
比亞迪和松下排在第3和第4名。其中,比亞迪裝機量同比大漲192.4%,不斷拉近與LG新能源的差距,市場份額增長4.6個百分點。松下裝機量較比亞迪少1.7 GWh,同比減少14.1%,是榜單中唯一一家裝機量同比減少的電池制造商。
SK On和三星SDI的裝機量分別為2.4和2.2 GWh,同比分別增長60.2%和54.7%,位居第5和第6名。在韓國電池制造商中,SK On的同比漲幅最大,但市場份額下降0.4個百分點。三星SDI的裝機量今年首次突破2 GWh,成功拉開了與第7名國軒高科之間的差距。國軒高科裝機量雖同比大漲247.8%,但裝機量僅為1.7 GWh。
中創新航、欣旺達和億緯鋰能位居榜單第8至10位。其中,中創新航和億緯鋰能的裝機量同比漲幅逾100%,欣旺達同比漲幅逾400%,這三家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6月,LG新能源在連續兩月闊別榜單第二名后重新領先比亞迪。SNE Research表示,LG新能源的增長得益于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在歐洲和中國的銷量大幅增加。不過,從比亞迪的強勢增長來看,它與LG新能源未來的競爭只怕會愈加激烈。
此外,中日韓電池制造商之間的差距繼續拉大。中國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從41.7%大幅上漲至57.4%,韓國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5.3%下降至26.1%,日本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從15.2%下降至7.6%。
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為203.4 GWh,較去年同期的115.1 GWh大漲76.8%。延續了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增長趨勢。其中,寧德時代、LG新能源和比亞迪是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最大的三家電池制造商。此外,今年上半年裝機量超過10 GWh(包括10 GWh)的電池制造商有6家,較去年上半年增加了3家。
寧德時代以70.9 GWh的裝機量、34.8%的市占率遙遙領先,同比大漲115.6%。除4月外,寧德時代上半年月度裝機量的同比漲幅均逾100%,促使其在今年上半年延續了去年的優異表現。
LG新能源的裝機量為29.2 GWh,但同比僅增長6.9%,系榜單中同比增幅最小的電池制造商,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23.8%下降至14.4%。不過,LG新能源穩住了第2的排名。第3名比亞迪的裝機量同比大漲206.2%,從去年同期的7.9 GWh大幅上漲至24 GWh,與LG新能源的差距大幅縮小,僅為5.2 GWh。
松下、SK On和三星SDI位居第4至6位。其中,松下裝機量略低于20 GWh,保住了第4名的位置,但同比增幅僅為12.5%,市場份額也從15%收窄至9.6%。SK On裝機量同比大漲114.4%,市場份額也增長1.2個百分點,是唯一一家市場份額同比增長的韓國電池企業。三星SDI裝機量達到10 GWh,但市場份額從5.8%降至4.9%。
對于三星SDI而言,中創新航是最值得關注的對手。中創新航上半年裝機量同比大漲152.7%,僅比三星SDI少1.6 GWh。如果中創新航下半年發力,或許能與其爭奪第6名的排位。
國軒高科、欣旺達和蜂巢能源排在榜單末尾,但市場份額均有所增加。其中,國軒高科和蜂巢能源的裝機量同比漲幅均逾100%,欣旺達逾600%。
今年上半年,中國電池制造商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優勢非常明顯。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首的電池企業和中創新航等“黑馬選手”均維持著逾100%的同比漲幅,使日韓電池制造商在賽場上黯然失色。其中,中國電池制造商市占率達56.4%,遠高于韓國電池制造商的25.8%。
文章來源:智能制造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