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收錄專題 | 中國能源結構、行業分類、發展現狀及產業前景】
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22》(下稱《報告》)顯示,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院長助理、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世宇解讀《報告》時表示,2021年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顯著優化,清潔能源生產比重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和生產比重均提高了0.7個百分點。而化石能源消費合理控制,煤炭、石油消費增速低于能源消費總量增速0.6、2.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發展邁上新臺階,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雙雙突破3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躍居世界第一,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光發電基地加快建設。
2021年,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也持續下降,能耗強度同比降低2.7%,碳排放強度同比降低3.8%。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表示,從當前能源發展形勢來看,全球能源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低碳轉型推動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為實現能源安全和綠色發展的統一,改革創新將逐步成為能源轉型的根本動力。未來一段時期,能源改革創新必須要圍繞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雙碳”目標兩個主題,著重關注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對接,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加快能源領域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統籌推進“補短板”和“鍛長板”,構筑支撐能源轉型變革的先發優勢和話語權。
劉世宇介紹,針對構建面向未來的現代能源體系,報告提出三方面研判:一是實現“碳達峰”需要更加注重能源消費環節。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中國能源需求還將保持剛性增長,節能提效是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舉措。
二是能源低碳轉型的節奏應科學務實。2020年—2040年,中國能源轉型總體處于“積極替代階段”;2040年—2060年,能源轉型進入“加速替代階段”。
三是“綠氫”及其衍生品將成為重大戰略關鍵技術。需要盡快破除當前存在的多頭管理、標準缺失等政策性障礙,推動氫能產業盡快實現規模化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網 作者: 王璐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