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生物識別主要用于獨一無二的密碼識別,它的使用證明了該密碼的主人對于密碼使用的知情權,最大程度的保護了用戶信息。
生物識別系統概念
生物識別技術是一種基于生物學的技術和科學認證方法,用于信息保障(IA)。生物識別通過人類生物信息(如 DNA
或指紋)驗證安全進入,數據或訪問。生物識別系統包括幾個用于有效功能的鏈接組件。生物識別系統將事件連接到單個人,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其他 ID 表格,例如個人識別號碼(PIN)。
生物識別發展
在2011年,摩托羅拉公司推出的ME860成為了全球第一款擁有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手機。美國蘋果公司在2013年9月推出的iPhone 5S真正引領起了指紋識別功能的發展趨勢。此后,配有指紋、面部識別功能慢慢成為了智能手機的標配。憑借著更方便、更快捷的體驗優勢,生物識別解鎖成為現在移動設備解鎖的主流方式。
此外,谷歌社交網站Google+的“尋找我的臉”(Find My Face)、百度的人臉圖片搜索、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等娛樂、休閑和消費產品及服務都紛紛采用了生物識別技術。
根據美國咨詢機構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預計,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112.4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233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速為15.7%。生物識別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當中1。
在中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2。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中國生物識別行業的市場規模將在2021年突破340億元3。
生物識別安全性討論
生物識別安全是一種安全機制,用于根據個人身體特征的自動和即時驗證來驗證和提供對設施或系統的訪問。由于生物識別安全性評估個人的身體元素或生物數據,因此它是用于身份驗證的最強大且最簡單的物理安全技術。
生物識別安全性主要在具有關鍵物理安全要求或極易發生身份盜用的環境中實施。生物識別安全系統或引擎存儲人體特征,這些特征在個人的一生中不會改變。這些包括指紋,眼睛紋理,聲音,手部圖案和面部識別。
在生物識別的使用過程中,如果已經驗證了安全性,設備的使用者可以授權給別人驗證方式,但是這種授權方式可以繼續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保護的性質和安全系數保持不變。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