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自歐洲宣布2035年將禁售燃油車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擴產增資之勢便一發不可收拾。除了布局純電汽車之外,氫能源汽車也加快了市場化的步伐。
作為老牌的車企,豐田很早就開始了氫能源汽車的研發,由于入局較早,豐田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優勢,也掌握著大部分的技術專利,但此時,中國、歐洲、美國紛紛轉向了純電賽道。
氫能源汽車的研發成本較高,在與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中并不具備價格優勢,于是2015年豐田宣布開放燃料電池技術專利的使用權,總計5680項。2019年4月3日,豐田宣布免費開放23740項核心電動化技術相關專利。
正是這波操作,讓其他車企看到了發展氫能源汽車的可行性。作為節能減碳的清潔能源代表,氫能引起了其他車企的重視。
日本車企之所以熱衷于氫能源汽車的研發,這與它們國家的能源結構有很大關系。日本兩國的石油、煤炭等化學燃料極度依賴進口,相較之下,氫氣不僅來源渠道豐富,比如可以通過天然氣、石油等化石燃料、工業副產品、自然能源、甚至下水污泥中都可獲取。此外氫氣有著高效、清潔的特點,這是石油、煤炭等化學能源無法比擬的優勢。除此之外,若能夠構建起完整的用氫結構,也能妥善解決工業廢氫的處理問題。
目前來看,各大車企都已經公布了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規劃。目前本田新一代的氫燃料電池車也正在積極研發中,計劃將于2023年投入市場。
當下,氫燃料電池車似乎正在被各大巨頭拋棄。2020年4月,奔馳汽車的母公司——德國戴姆勒集團正式宣布,他們停止了乘用車氫燃料電池的研發計劃;2021年5月,大眾汽車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在社交平臺上再一次聲明,氫燃料電池汽車,不是未來零排放汽車的解決方案;特斯拉CEO馬斯克更是將“燃料電池(Fuel Cell)”公開諷刺為“笑料電池(Fool Cell)”,認為“氫燃料適合火箭,不適合汽車。”
對此,也有不同的聲音,寶馬此前發布了一款續航500km以上的氫燃料汽車,燃料電池驅動系統兼具兩種驅動系統的優勢,且不受季節變化和室外溫度的影響。既能實現純電車型的零排放出行,又在使用感受上與燃油車無異,長途駕駛僅需短暫停留便可充滿燃料。
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低碳排放方面表現優異,但目前其產業化的最大障礙便是成本問題。相對于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居高不下,這使其整車價格偏高,對于成本轉嫁的做法,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據統計,2021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1586輛,而我國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52萬輛。
對照中國純電動汽車從孕育到高質量發展的歷程,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約滯后10年,目前仍處于產品導入期,正在進入應用成本快速下降的成長期。燃料電池成本的降低將有望帶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
文章來源:智能制造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