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收錄專題 | 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市場分析_發電裝機容量_光伏逆變器出貨量】
【相關專題 | 中國能源結構、行業分類、發展現狀及產業前景】
能源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雙碳”背景下碳減排需求旺盛的領域。促進能源結構的調整對于我國制造行業的節能降碳有著重要意義。
政策加碼,清潔能源應用場景落地
當前,我國的清潔能源主要有太陽能、風電等,在《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風電光伏。
具體來看,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優化近海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風電建設示范,穩妥推動海上風電基地建設。
積極推進水風光互補基地建設。繼續實施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加強實施情況監管。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和“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充分利用油氣礦區、工礦場區、工業園區的土地、屋頂資源開發分布式風電、光伏。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發布2022年各省消納責任權重,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綠色電力證書制度。
除了風電光伏之外,我國對于其它類型的能源的探索也沒有停止。
日月同輝,潮光互補的創新應用模式
潮光電站,顧名思義即兼有潮汐發電和光伏發電兩種電源形式的發電站。
潮汐發電站可以在漲潮時將海水儲存在水庫內,在落潮時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間的落差,推動水輪機轉動,進而使發電機發電,即為潮汐發電。
光伏發電,即通過太陽光照射在硅基材料上,直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從而產生電流,也叫光生伏特效應。其發電能力與光照條件直接相關,通常集中在白天日照充分時段。
但這兩種發電站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汐電站一般建在港灣海口,通常水深壩長施工困難,故土建和機電投資比較大,造價也比較高,此外潮汐電站是低水頭大流量的發電形式,故水輪機的體積大,耗鋼量大,進出水建筑物結構復雜;而光伏發電站往往容量比較小,發電量不高,并且光伏系統的造價也比較高。光伏發電受季節晝夜、天氣狀況影響較大。
那么,有沒有一種發電方式能夠兼具潮汐發電和光伏發電的優勢呢?
答案是肯定的,它便是潮光互補型光伏電站。
5月30日,我國首座潮光互補型光伏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浙江溫嶺潮光互補智能電站,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這也是我國首次將太陽能和月亮潮汐能互補開發的創新應用。
在潮汐電站庫區水面上鋪設光伏板,利用當地光照資源進行光伏發電,與潮汐發電形成互補型電站,打造潮汐與光伏協調運行發電的新模式。在提高總體電量輸出的同時,可通過控制潮汐發電的時段和功率,有效平抑光伏發電波動,提升電站輸出電能品質,最大化實現海洋資源開發利用。
光伏+的延伸發展
近年來,“光伏+”共生發展越來越受到各界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就提出,“鼓勵‘風光漁’融合發展,切實提高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海域資源利用效率”、“研究出臺光伏治沙等生態修復類新能源項目設計、施工、運維等標準規范”。
我國首座潮光互補型光伏電站的并網發電,充分利用儲能系統能量的充放電置換,以及毫秒級的功率快速響應特征,使其從“適應電網運行”有效轉變為“支撐電網運行”,這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產業能源結構的調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