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專題 | 新能源汽車技術_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析_產業發展現狀】
5月10日,乘聯會發布最新產銷數據顯示,4月乘用車生產96.9萬輛,同比下降41.1%;批發銷量94.6萬輛,同比下降43.0%;零售銷量104.2萬輛,同比下降35.5%。
乘用車市場消費遇冷,自主“體質”增強
4月,乘用車消費市場受到較大影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期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調查的94個城市中,有34個城市的經銷商有閉店現象,其中閉店時間在一周以上的經銷商超過六成。此外,疫情對于消費者出行甚至購買力也帶來一定影響,消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在此境況下,4月整體車市降幅較大,銷量達到2017年以來的同期最低值。
從細分領域來看,豪華車因主銷區域受到防疫封控形勢變化的影響,產銷損失較大。4月零售12萬輛,同比下降54%,環比下降50%。主流合資品牌次之,零售達45萬輛,同比下降42%;自主品牌受影響相對較小,零售量48萬輛,同比下降19%。
從市場份額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占比有所提升,國內零售份額為46.4%,同比增長9.6%;日系品牌零售份額24.5%,同比下降0.5%;德系品牌份額19.4%,同比下降5.2%;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4%,同比下降3.1%;神龍汽車等的法系份額提升0.4個百分點。
綜合而言,自主品牌正在逐步走強,這從3月長安汽車和4月比亞迪汽車占據乘用車領軍位置就可看出。
在乘聯會看來,自主品牌走高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長安汽車、比亞迪汽車等企業近期銷量排名躍升,是自主品牌產業鏈優勢的體現。自主品牌更多的是采取獨立自強的體系,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術更多的自主突破,這樣就獲得更加靈活自主的產業鏈控制。
2、近幾年的電動車一直增速大幅領先于燃油車,甚至出現連續4年的傳統燃油車持續下滑,新能源車加速增長。在國家政策推動下,自主品牌努力實現新能源的突破,實現換道超車,電動車的增量主要是自主獲得,加速了自主崛起的步伐。在油價高企的國際背景下,合資品牌入門級燃油車型不斷被相近價位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分流。尤其是自主品牌插混系列崛起,導致合資入門級車型市場持續被分流。
新能源車逆勢增長,零售量同比增78.4%
在乘用車整體市場一片黯然下,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如同一抹亮光。數據顯示, 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28.0萬輛,同比增長50.1%;1-4月累計批發146.9萬輛,同比增長119.0%。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8.2萬輛,同比增長78.4%;1-4月累計零售135.2萬輛,同比增長128.4%。
從市場滲透率看,4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29.6%,較2021年4月11.2%的滲透率提升18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48.8%;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4.8%;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3.7%。
從車型銷量看,純電動市場“啞鈴型”結構有所改善,其中A00級批發銷量7.8萬輛,環比下降34%,占純電動的37%份額;A0級批發銷量4.4萬輛,占純電動的20%份額;A級電動車占純電動份額27%;B級電動車銷量損失較大。
從車企表現來看,比亞迪的表現可謂是一騎絕塵,4月批發銷量達105,475輛。除了比亞迪外,乘聯會數據顯示,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超過萬輛的新能源車企還有上汽通用五菱(30,020輛)、奇瑞(15,568輛)、廣汽埃安(10,212輛)。造車新勢力4月銷量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均受較大沖擊,相對而言,零跑汽車表現較為亮眼,以9087輛的交付成績登上榜首。
5月形勢依舊嚴峻,供需端面臨持續挑戰
進入5月,國內疫情形勢整體有所好轉,復工復產正在循序漸進進行,汽車產業鏈企業逐漸從“救火式”應急反應,轉變為常態化的高韌性供應鏈管理。從銷量上看,3-4月延遲消費需求有一定的釋放,乘聯會數據顯示,“五一”第一周訂單和交車環比4月有明顯改善。
盡管一切在向好的方向轉化,但5月的車市依然面臨較大挑戰。首先,北京、鄭州等地疫情加劇,上海地區依然處于全面管控狀態,5月同比去年估計還會有較大負增長。其次,從供給端看,3月PPI同比上漲8.3%,前期鎳礦價格波動的損失超預期,加之鋰礦漲價,個別地區運輸效率降低和運輸成本上漲,國內車企成本已經明顯上漲。從需求端看,隨著中概股和國內股市的市值下降,部分服務行業運行低迷,疫情下的居民收入下降,車市消費購買力受損,近期購車意愿下降。
整體來看,受疫情影響,今年4個月的全國乘用車國內零售市場損失很大,相對于乘聯會2021年末預測的2022年零售年增長5%的百萬增量,目前的1-4月零售下降11.9%的幅度較大,已經損失80萬輛,要保證2022年的零售零增長就需要5-12月的月均零售同比增10萬輛。由于目前國內疫情狀態仍在逐步改善中,年度是否會出現負增長很難論定,關鍵要看后期的促銷費力度。
文章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