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專題 | 5G技術_5G技術應用_5G應用場景領域_5G+工業互聯網】
北斗+5G的融合是基礎能力的融合,具有融網絡、融科技、融技術、融終端、融應用的天然優勢。二者強強聯手,在交通、農業、測繪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當北斗遇上5G,必將帶來全新的應用場景,進而催生新需求,基于北斗的技術、產品及服務,未來的市場空間將無可限量!
成效顯著,4000億市場迎來爆發
我國北斗系統立項的時間是在1994年,雖然起步晚,但可以說是后來居上。2000年我國第一顆北斗衛星發射升空,截止2019年,北斗系統的在軌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39顆。北斗系統從立項到實現全球組網,僅用了25年的時間。
隨著衛星導航逐漸市場化,各行各業在北斗衛星的加持下,產業鏈上的企業服務范圍也在逐漸擴大。據有關機構統計,到“十三五”末,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十四五”時期,我國將緊緊抓住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和開通服務的重大機遇,據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透露,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年均增長達20%以上,預估到2025年,中國北斗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
衛星導航精度與衛星的數量成正比,衛星的數量越多,導航的精度也就越高。目前,我國北斗系統以39顆在軌衛星的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已成功反超美國GPS,先后與137個國家簽訂了合作協議,4000億市場迎來爆發。
北斗+5G,成為承載車聯網的“溫床”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北斗導航系統逐漸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當中,如今汽車導航、共享單車定位、智能手機定位、可穿戴終端定位等等,都離不開北斗技術。
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通過北斗系統與5G通訊技術結合,首鋼園的L4級無人駕駛汽車實現了自主駕駛、自動泊車、厘米級高精定位等功能。“北斗+5G”的創新應用有助于在車聯網應用場景下,憑借5G的高清視頻信息傳輸功能,以及北斗系統提供的高精度定位基礎,可滿足車輛0.1米級的連續高精度定位需求,讓無人駕駛、智能導航、道路監控等功能得以實現。
天上的北斗與地上的5G網絡,這兩大“國之重器”看似天地相隔,卻成為承載車聯網的“溫床”。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有超過79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安裝使用北斗系統。不過,目前我國北斗車聯網的滲透率僅為7%,隨著5G與北斗的深度融合,大眾消費市場升級以及國產替代化進程深入,北斗車聯網市場將快速擴張。
技術趨于成熟,為數字農業發展賦能
近年來,北斗系統在智能農業系統、自動農機系統當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截至2021年底,基于北斗系統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超過10萬臺/套,全國全系統裝備北斗導航設備作業面積6000萬畝以上。如果說無人駕駛在城市還在探索階段,那么在田間地頭,這項技術在北斗系統的助力下,已經趨于成熟。
與傳統農機相比,北斗衛星導航自動駕駛拖拉機,依托智能技術保障作業質量、提高作業效率,單臺農機日均作業量較人工駕駛多出30%,作業后的條田接行準確,播行端直,精度可達2.5厘米,同時大幅降低了勞動強度,實現了舒適化操作。這些智能化、無人化作業都是利用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控制車輛的行駛軌跡,通過5G網絡傳輸控制自動方向盤,利用傳感控制器模塊發送模擬數據來實現的。
除農機自動駕駛、園區監測外,北斗系統在農業領域還衍生出一些新業態。利用北斗終端,還可完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尤其是生鮮產品,實時感知農產品狀態。在作物灌溉方面,利用北斗系統,能優化智能灌溉系統,實現智能化、科學化、無人值守的灌溉作業。
結語:高精度的時空基準和萬物互聯,是智慧社會建設的一個標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5G通信網絡這兩大“新基建”的融合,或將為這一圖景的實現提供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文章來源:智慧城市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