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在人體中植入芯片是電影中常有的場景,而這項科技現在已經在現實中得到應用,可能在不久的以后,植入芯片的情景會變得很常見。
近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YY的創始人李學凌發朋友圈說:自己在體內植入了芯片。
“相信這是里程碑的一天,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自己的身體里植入芯片,以便于更好的了解自己。”這件事立刻引發了圍觀。
經媒體報道后,網友們浮想聯翩,有網友表示,想到了黑鏡,尤其黑鏡第二季,把芯片取出來,人的主導意識也被取出來了。也有網友擔心他怎么過安檢。
植入芯片2014年即有先例
美國奇點大學的雷蒙德 · 麥考利于2014 年的11月,在左手虎口植入了一枚芯片。“我的體驗很棒,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體植入芯片就會成為大勢所趨。”2015 年1月30 日他在舊金山The Big Talk峰會上說。
這枚芯片給麥考利帶來的改變是,別人可以用手機掃到他的名片資料,回家不需掏鑰匙就可以開門。植入這枚芯片的過程只比穿耳釘略疼一點,完成后會有一個米粒大小的鼓包,無痛感和異感。我們正處在可移動計算時代,可穿戴設備的時代正在到來,現在,可植入設備的時代貌似在整裝待發。從“人是機器”的哲學反思,到“機電 /人”的技術哲學解讀,現在,“人+ ”的技術現實即將展現。
瑞典有超過4000人植入芯片
在北歐國家瑞典,已經有超過4000名瑞典人僅需使用自己的食指,就能解鎖辦公樓大門、登上火車、進入音樂會大廳,或者觸摸對方的手機就能交換個人社交信息,這一切的實現,歸功于植入他們手指中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微型芯片。
而植入芯片的代價并不高昂,僅需約140歐元,一些瑞典的公司甚至向其員工免費提供該芯片植入服務。由于芯片植入給日常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瑞典人爭相參與“嘗鮮”,負責這家芯片研發的公司Biohax International稱,目前的供應已經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需求。
Biohax International成立于5年前,創始人Jowan Osterlund過去曾是一名人體穿環紋身師,根據該公司網站的介紹,其芯片本身的技術并不神秘,實現起來也并不復雜,使用的是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該技術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信用卡、智能手機、門禁系統等,使用于這些技術規格相同的NFC技術的微型芯片,就能夠實現近場免接觸數據信息的驗證、交換等功能。
除了信息交換,身體芯片還可以拯救路癡
國外一初創企業打造了一塊可移植在人體皮膚表面的感應芯片—— North Sense。
它通過杠鈴穿刺植入人體,有了這人造“第六感”,每當用戶面朝北方的時候,就會感應到振動提醒,方向感不佳的人再也不必擔心會迷路。說白了就是一個人體指南針,讓我們可以更加快速準確的辨別方向。
它的每一次震動就在于提醒你在原來的方向上轉了多少圈,這只是表面上的意義,而更深一層的是,它使我們減少對眼睛等感覺器官的依賴,更進一步的擴大我們的感知范圍和能力。
要想在身體上植入這玩意,就得先接受杠鈴穿刺,然后再將包裹在無害硅膠外殼里的防水傳感器固定在穿刺上。
在人體中植入芯片也是新科技的探索方向之一,隨著YY創始人使用芯片得到的廣泛關注,人體植入芯片有望在未來得到廣泛應用。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