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相比液態電池,固態電池通常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高、工作溫度范圍寬、電化學窗口寬、柔性制備和回收方便等特點。而作為關鍵結構的電解質,它的性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充放電穩定性和使用壽命。本文將對固態電池電解質材料技術現狀與工藝改進趨勢做分析和探討。
常見的固態電池電解質通??梢苑譃榫酆衔锕虘B電解質、無機固態電解質和復合固態電解質。不同的固態電池電解質技術關鍵特性與改進工藝見表1。
表1 不同電解質材料技術關鍵特性與改進工藝
來源: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技術現狀
目前,固態電池電解質的研究熱點是聚合物固態電解質。聚合物固體電解質類別包括:聚環氧乙烷(PEO)基全固態電解質體系、聚碳酸酯基體系、聚硅氧烷基全固態電解質體系、聚合物鋰單離子導體基全固態電解質體系。
現階段,已經批量生產的聚合物電解質的材料體系是聚氧化乙烯/雙三氟甲烷磺酰亞胺鋰(PEO/LITFSI)。它的特點是離子電導率高,在高溫下容易成膜和加工,可制備大容量電芯。與正極復合后,能夠形成連續的離子導電通道,正極的面電阻比較小。PEO的氧化電位是3.8V,與尖晶石氧化物、層狀氧化物、鈷酸鋰等高能量密度的正極很難匹配,PEO需要做進一步的改性處理。聚氧化乙烯基電解質工作溫度范圍為 60~85℃,因此,電池系統對于實際儲能和動力應用來說,需要專門的設計來維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另外,金屬鋰電池在充電和放電的過程中鋰枝晶容易穿過聚合物膜造成短路,產生安全隱患。因此具有阻擋鋰枝晶穿透力學特性良好的電解質是研究的重點方向。因此,改進工藝可采用雙層聚合物電解質膜或者聚合物/無機復合隔膜。
中南大學劉洪濤教授將N-乙烯基-N-烷基咪唑鹵代鹽類離子液體和醋酸乙烯酯共聚得到新的聚合物凝膠電解質,相對于傳統的聚合物電解質,克服了聚合物易產生偏析而導致凝膠相不均勻的問題,并且所制備的聚合物凝膠電解質具有電化學窗口寬(3-5V)、熱穩定性高(200-400℃)、成膜性好(透明、柔韌)等特點。而且反應過程所需原料便宜,操作工藝簡單,產品性能優良。
無機固態電解質技術現狀
無機固態電解質主要包括硫化物電解質和氧化物電解質,硫化物電解質包括硫化物固體電解質、二元或三元硫化物固體電解質。氧化物電解質包括晶態(鈣鈦礦型、石榴石型、NaSICON型、LiSICON型)、非晶態(LiPON型)。
硫化物電解質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基本適應高電壓。固固接觸持續變差,體積能量密度較低,空氣敏感度高,容易氧化,遇水產生硫化氫有毒有害氣體,因此需要對安全性和環??煽啃宰鰴z測,成本非常高。針對上述缺陷,改善工藝可摻雜包覆提高穩定性,與聚合物復合制膜,可采用液相涂布法。
氧化物電解質可耐受高電壓,更加安全,但是大多數電解質材料難以制成薄膜,已制成的陶瓷薄膜的缺點是韌性太差,容易在加工組裝和運行過程出現脆裂。界面電阻高,大容量電芯很難制備。總體上,改善工藝可采用與聚合物復合制膜,采用粉末顆粒凝膠涂層,低溫制備非晶態膜,正極顆粒包覆。
復合固態電解質技術現狀
另外,還有一種兼顧高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良好力學特性的固態電解質設計方案——將聚合物與無機固態電解質材料復合。這樣原來的離子通道有可能變得不連續。無機固態電解質主要通過晶界或體相傳導離子。當無機固態顆粒分散在聚合物電解質中后,如果尺寸較小,體積分數較低,連續的傳導路徑會被阻斷。離子傳導有可能是通過無機固體顆粒與聚合物之間的界面路徑。有些類似二者形成了串并聯網絡。但在實際體系中,兩相或多相復合電解質和導電添加劑、正極顆粒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均勻分散,相關研究還比較少,工程上無法實現。
無論是聚合物、無機固態還是復合電解質,提高充放電電壓范圍是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的有效手段。理論上,電解質材料的電化學窗口高于5伏,在實際應用時卻發現電解質不耐高電壓。這主要與通常選擇的工作電極、對電極和電化學窗口循環伏安(CV)測試方法有關。在較快掃速和惰性電極的情況下,由于動力學的原因,電解質無法迅速在低電位產生明顯的氧化電流,所以造成測試結果的電化學穩定性好,而實際上一旦接觸大面積正極材料,較低電壓的情況下就有可能發生氧化反應。因此判斷液體添加劑、固態電解質滿足高電壓的測試,應該在實際電池中與高電壓正極材料匹配后進行。
結論
目前,固態電池電解質材料技術正在快速發展,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無機固態電解質和復合固態電解質的技術創新不斷涌現,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固態電解質會取代液態電解質。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