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據統計,僅2021年前11個月,316家機器人項目獲得融資,總金額超330.5億元,平均每筆融資超1億元。今年以來,協作、手術、倉儲、服務、清潔、工業等各個品類百花齊放,字節跳動、美團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產業資本跑步入場。
據央視財經報道,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今年1至10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9.8萬套,同比增長51.9%。報道還指出,以工業機器人等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正在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作為一個傳統工業大國,在日新月異的變化里,國內機器人市場以“中國速度”后發先至。
機器人賽道火熱,百億市場助力工業改革
據悉,2021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39億元,2016-2023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18.3%,其中工業機器人445.7億元,服務機器人302.6億元,特種機器人90.7億元。
而其中占比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品類,預計在2023年將突破589億元。可以說,中國工業很大程度上撐起了國內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報告,2019年中國是工業機器人主要的終端使用市場,年新裝量14.1萬臺。而自2013年起,中國也已經連續8年在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上占據世界首位。
奮起直追,緊跟國際第一梯隊
中國在高端機器人賽道落后于海外企業,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中國踏足機器人行業時間比較晚,無論是技術積累還是生產經驗積累,都與國際領先水準有著一定差距。
二是,國內企業受到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買辦思想影響,致使國內相關產業發展緩慢。
雖然后期不少企業都意識到了買辦思維的錯誤性,并積極進行技術自研轉型,但從當前市場現狀來看,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仍是處在失守狀態。華創證券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率不足30%。
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廣袤的機器人市場,為機器人廠商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在國產替代浪潮下,越來越多企業成功抓住發展機遇,實現了產品銷量和行業影響力的雙雙升級。
如今看來,“市場”并不是我國機器人實現彎道超車的優勢因素。國產機器人能夠迅速崛起,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1:國產機器人另辟蹊徑
隨著技術不斷升級,機器人工作環境已經不再局限于工廠,其可以在家庭或者是公共場合,也可以完成清潔、咨詢以及其他類型工作。在這類創新型機器人賽道,中國廠商優勢十分明顯。
2:中國擁有更加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
無論是算法、人臉識別還是自然語言技術,國內都已十分成熟。不僅如此,中國還擁有更加豐富的物聯網落地應用經驗,這可以讓機器人產品更快地完成技術升級。
另外,考慮到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年輕人正在加速逃離工廠,不難看出,制造業想要持續發展,引入機器人代替工人是最好方案。
在此背景下,中國對機器人產業的重視程度、幫扶力度必然會不斷提高,這對機器人產業發展,同樣是一個利好因素。從該角度來看,機器人行業即將迎來發展黃金期。而擁有市場優勢,產業鏈優勢的中國,有希望吃到最大的紅利。
來源:OFweek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