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隨著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國內企業逐漸成長為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而行業龍頭之間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在未來智能互聯引領的大時代,工程機械行業頭部企業開始思考如何借助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來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為客戶帶來更多的價值。
卡特彼勒開創“工程機械智能時代”,小松將人工智能引入工程施工領域
全球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一直引領著工程機械智能領域的發展。早在2007年,卡特彼勒的多款產品就標配智訊系統,通過收集設備的關鍵性能和運行數據,利用網絡提供數據以指導決策。通過網絡互連和數字技術的融合,智訊系統已擴展至整個機隊的智能互聯。目前全球已投入使用的300多萬臺卡特設備中,約50多萬臺已實現互聯互通。卡特彼勒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夠幫助用戶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產品安全性。實踐表明,使用卡特的智能設備和服務,能夠幫助用戶實時監測和管理設備,預測設備的潛在故障,同時使設備節約油耗30%。
日本小松正致力于將人工智能引入建筑施工領域,瞄準建筑機械無人化,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小松與全球顯卡巨頭英偉達合作,共同開發建筑施工領域的AI解決方案,將AI平臺打造成“重型設備的超級大腦”。比如,使用英偉達AI芯片處理的圖像數據,能實時準確掌握土地平整等作業的工程進度,智能化建設將小松的智能機器視覺、無人機、三維激光掃描儀測繪技術相結合,來實現自動化工程施工。目前小松在日本國內部署了4000多個智能化建設平臺。小松推出的智能挖掘機PC360LCi-11,即使不熟練的操作工人也能夠快速精準地完成復雜施工作業。
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研發投入增加明顯
2020年,雖然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頭部公司表現出了明顯的抗風險能力,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表現出了較強的發展韌性,反映出我國基建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同時,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成為頭部公司業務發展的催化劑,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正在賦能工程機械行業。徐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企業以遠程運維為切入點,推動行業向設備維護智能化加速轉型。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國內各家企業動作頻頻。徐工根據工程機械行業的特點,提出了產品智能化、研發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的構想,構建徐工智能化發展的總體框架。三一重工重點推進“燈塔工廠”建設,三一“根云”平臺是國內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三一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在國內率先將20多萬臺設備的實時在線數據匯集到數據平臺,打造了業內知名的“挖掘機指數”,成為把脈經濟走向、企業經營轉型的參考依據。中聯重科成立中科云谷公司,向“工業互聯網”領域全面進軍,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ZValley OS的“智慧大腦”,企業的產品設計、制造、銷售服務均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山河智能的系列數字化、智能化項目如智能立體倉庫實現了生產數據的可視化。
2020年,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的研發投入分別為62.6億元、35.0億元、3.6億元,同比增長33.2%、67.4%和52.6%。頭部工程機械公司加強科研投入,意在憑借智能化產品擴大市場份額,改善企業經營效益,鞏固市場地位。
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智能化應用成效顯著,智能化產品亮點多
與國外工程機械龍頭相比,國內企業在產品智能化應用領域起步較晚,但近幾年部分頭部公司取得了顯著的進步。2017年,國內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重工在SY215挖掘機上實現了數字化施工系統的成功落地。該系統利用高精度GNSS信號,可以精確計算挖掘機的鏟斗齒尖位置,將齒尖的3D定位誤差控制在30毫米以下,不僅滿足土方作業的精度要求,同時實現了引導施工或者自動控制的目的。數字化施工技術推動了傳統的施工流程再造,節約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時提高了施工效率。統計數據表明,在施工精度要求高的工程項目中,通過使用數字化施工技術,可以提升效率30%-70%,節省燃油40%以上,節約工作時間50%以上。
徐工集團在智能化應用實踐中,開發了智能化、網聯化、無人化的平行智慧礦山系統,可以掌握礦山機械的運行狀態,危急時刻進行安全報警,極大降低了礦山裝備的運行故障率。該系統具有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高、運營效率和安全性高等優點。2019年,中聯重科成功研發一款5G遠程遙控挖掘機,利用5G高速率、大寬帶、低時延的特性,實現了遠程操控挖掘機。中聯重科于2020年5月下線全球首臺純電動汽車起重機,通過融入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和5G技術,可以實現一鍵吊裝等智能化功能,讓“非專業人士”也可以進行吊裝作業。
結語
進入智能互聯時代,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正在為工程機械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賦能。從國內外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的智能化發展策略和應用實踐來看,智能化發展主要聚焦于產品、研發、制造、服務等多個環節。實施智能化的主要目標是用高效的運營和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好的作業便利性,以滿足客戶對產品的價值訴求。因此,重新思考產品及其應用場景,讓數字化滲透到產品的各個關鍵環節,讓機械設備與零部件、整機之間共享數據并實現交互,將成為工程機械產品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