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近年來隨著水污染的進一步加劇,水處理裝備需求也高速增長,其關鍵材料水處理膜也越發受到重視,同時國家政策不斷利好,也推動了我國水處理膜行業的發展。
我國高端水處理膜材料市場仍被國外企業所壟斷,行業呈現寡頭競爭格局
國外企業對于水處理膜的研發較早,目前已形成成熟的技術體系及穩定的銷售市場,產品質量得到客戶的認可,下游客戶較為穩定,同時產能呈現逐年擴張的趨勢,不斷匹配下游新增的市場需求,導致新興水處理企業短期內無法占據較大的市場,多處于被國際巨頭企業打壓的局面。但是近年來隨著高端市場的逐漸飽和,市場逐漸向低端產品應用領域下探,在此機遇下我國南方匯通、碧水源等水處理膜企業逐漸崛起,占據較大的低端產品市場,同時不斷向高端市場進軍。
行業發展早期美國、日本國家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促進水處理膜技術快速發展,極大擴大了水處理膜產品在各領域的應用。國際產品種類較多技術指標明顯優于國產產品,市場競爭力強。而國企也早期以中國小型企業為主,研發實力較弱,資金實力較差,進入高端產品市場的壁壘較高,短期無法實現國產替代。目前我國水處理膜市場呈現出寡頭競爭及國外企的格局,高端產品市場主要由陶氏化學、日東電工、日本東麗、GE、科氏等國外知名企業占據,占據到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國內企業則形成以南方匯通、碧水源為第一梯隊的國產品牌,主要占據中低端市場。
圖1 我國水處理膜材料市場情況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綜合整理)
國外企業占據主要的高端產品市場,業務領域由膜材料逐漸向水處理裝備系統領域滲透
國外企業對于水處理膜材料的研發較早,技術較為先進,其中以美、日等國家為主,對于全球高端膜材料市場幾乎處于壟斷地位。目前膜材料國際巨頭企業主要由陶氏化學、日東電工、日本東麗、GE等企業,形成了膜材料的國際第一梯隊品牌,占據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美國陶氏化學為全球領先供應商及創新企業,2017年陶氏與杜邦合并,雙方在特種化學、化學材料(包括膜領域)進行合并重組,實力進一步加強,已成為膜材料領域的絕對龍頭企業,占據全球35%以上的市場份額,行業地位短期無法撼動。
國際企業為進一步擴展業務,打造全方位的業務版圖,兼并購已成為龍頭企業的主要市場手段,各大公司拓展業務領域進入水處理或膜制造行業,然后通過收購已有公司和業務來獲得市場份額和品類技術的補全。陶氏化學公司先后收購北極星研究所的FilmTec公司、浙江歐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在水處理膜領域掌握超濾、膜生物反應器和連續電除鹽等核心技術,陶氏化學也由膜材料生產商進軍到水處理系統制造商。東麗集團依托自身先進化學材料技術,在世界上率先開發出了高性能膜,同時建造了世界最早的量產化RO膜的工廠,目前除RO膜外,東麗還具備UF膜、MF膜、MBR等全類型水處理膜,在國際水處理膜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表1 國際膜材料企業格局情況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綜合整理)
國內水處理膜材料企業起步較晚,以南方匯通、碧水源、津膜科技等企業為代表形成多強爭霸的局面
我國對于水處理膜的技術研發較晚,遠落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同時由于國外企業對于高端產品的壟斷,導致我國膜材料的市場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國產企業多處于“夾縫生存”的狀態。我國膜企業技術早期受到國外技術封鎖,工藝發展較為緩慢,近年隨著天津工業大學膜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高校等科學究成果的落地轉化,與企業形成了產學研合作關系,我國膜材料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近年來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推動,膜材料產業也迎來暴發,膜材料、污水治理裝備企業逐漸崛起。
經過多年技術研發及市場化探索,我國水處理膜材料企業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形成了多強爭霸的格局,其中龍頭企業以南方匯通、碧水源、津膜科技、金科環境、久吾高科等企業為代表,占據我國70%以上國產膜材料的市場份額,目前龍頭企業正積極布局高端產品領域,未來有望進一步占據國外品牌的市場份額,實現國產替代。
表2 我國主要水處理膜企業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綜合整理)
結語
我國水處理膜市場巨大,且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趨嚴,其市場潛力逐漸釋放,未來前景良好。目前我國高端水處理膜產品主要由國外企業所占據,國內企業主要占據中低端產品領域,未來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加強,我國企業有望進軍高端產品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替代。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