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出貨量已經達到百萬輛以上,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紛紛入局。但隨著政府補貼逐漸退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也面臨著更多難題。
在近日舉辦的“科技傳播助力企業發展”網上路演行動“新能源與先進制造”專場活動上,青創伯樂創始合伙人余柏文指出,先進制造是解決新能源產業難點的“特效藥”,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外,也要讓更多先進制造技術滲透到產業鏈各個環節。
余柏文表示,動力電池所需的鋰鎳鈷錳等金屬地球儲量有限,且分布極不均衡。如果需求量大,原材料價格不但會水漲船高,還面臨資源枯竭。
以鈷為例,該金屬資源主要集中在剛果(金)、澳大利亞、古巴等地區,總共占據全球儲量的70%左右,我國鈷資源對外嚴重依賴。2016年探明鈷礦儲量700萬噸,按照2016年12.3萬噸/年開采量估算,可開采年限約為60年。
此外,新能源汽車全行業均面臨研發經費不足的問題。余柏文指出,很多企業的明星車型還停留在“逆向設計”階段,特別是“造車新勢力”,創業團隊資本金本就不足,幾乎全靠社會融資。為了保生存,企業研發投入只能削減或延后,造成產品創新不足,勉強推向市場后,也難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資金回籠不及預期也成為常態。
他認為,這種“惡性循環”正在進一步惡化中,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對行業將是災難性的打擊。
同時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各大車企都在“閉門造車”,期待短期內打造出一款爆品,得到市場認可后奠定自己的行業地位,由此導致各自為戰,相互封閉的重復建設局面。
“近些年在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傳統車企及造車新勢力紛紛投入大量資金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而各個車企同質化嚴重,往往都是從‘1到N’的重復性建設,不能實現革命性的技術突破。”余柏文說。
他表示,自動駕駛領域有多家公司入局,各自為戰,再加上專利保護,資源共享基本不可能。余柏文建議,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以按照當年研制“兩彈一星”的方式,集中力量辦大事,開發出一個基礎性的“底層技術”,各大車企均可付費使用,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此外,我國充電樁保有量增速顯著低于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速。2019 年我國新能源車與公共充電樁的比例為7.4:1,與政府發展規劃要求的車樁比基本達到 1∶1相差甚遠。
余柏文表示,目前充電樁建設以民營企業為主,而充電站前期投入較大,同時民營企業享受的待遇也不如國有企業,需要政府在資金及政策方面給予民營企業更多的支持。
他指出,新能源產業整個產業鏈的最優選擇就是采用先進制造技術,目前智能機器人、無人生產線、工業互聯網控制、智能輔助駕駛等正在加大新能源領域的滲透率。
“可預見未來能夠走得更遠、更好的新能源車企,一定是在先進制造領域滲透率更高的企業。”余柏文強調。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高雅麗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