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人類對科技的探索沒有止境。2019年,當大多數人還缺一部5G手機時,各國先頭研發部隊已在6G戰場集結。
近日,來自科技部網站的消息刷屏,科技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組織召開6G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并宣布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
但如科技部副部長王曦所說:“目前全球6G技術研究仍處于探索起步階段,技術路線尚不明確,關鍵指標和應用場景還沒有統一的定義。”
6G研究已啟動
盡管目前業界對6G的定義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共識:6G的傳輸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網絡延遲也可以從毫秒降到微秒級。按照過去通信發展的規律推測,6G的理論下載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TB,預計2020年將正式開始6G研發,2030年投入商用。
不過,5G還沒有大規模商用,許多商業化難題未解,這種情況下開啟6G技術研究是否太激進?
對此,工信部IMT-2020(5G)無線技術工作組組長粟欣給出了答案,無線技術往往是上一代準備商用,下一代就開始做研究,現在6G的概念研究,主要做應用需求的調研,對各單位已經做的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評估、測試,看看哪些技術屬于5G的演進,哪些技術屬于6G新技術。
6G有什么作用?
區別于5G,6G要構建出一張實現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的全連接通信世界,沙漠、無人區、海洋等如今移動通信的“盲區”有望實現信號覆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吳啟暉認為,在6G時代,或許在飛機上也能上網,同時不會影響飛行安全;登山運動員在登山遇到危險時,可實時發送位置信息與求救信號,不會出現時延;在海上航行時,船上的工作人員也不用擔心與陸地失聯。
有專家認為,將來6G將會被用于空間通信、智能交互、觸覺互聯網、情感和觸覺交流、多感官混合現實、機器間協同、全自動交通等場景。
太赫茲技術或成6G技術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6G時代,我們或許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頻段范圍:太赫茲(THz)。太赫茲有與光相同的直進性,可以形成清晰的圖像,同時,也具有與電波相似的穿透性和吸收性,可以攜帶海量信息;可以輕易穿透塑料、衣物、紙盒等非極性和非金屬材料,光子能量卻非常低,對人體的輻射能量比X光小100萬倍;它也是非常好的寬帶信息載體,理論上可以實現每秒1T bps的下行速度,是5G的50倍,4G LTE的1000倍;太赫茲波的脈沖,典型脈寬在皮秒量級,它可以將網絡的時延進一步降低,從4G和5G的毫秒級,縮短到微秒級。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少謙教授表示,太赫茲通信應是6G的新型頻譜資源的技術,其頻譜資源具有100Gbps以上大容量傳輸能力,在未來無線與移動通信中大有用武之地。
結語:5G時代已經到來,6G時代正在追趕當中,但就目前而言,我們誰也不清楚6G時代的“蛋糕”會有多大,以及6G時代來了將改變什么?但僅從網速方面來看,6G比5G快百余倍,已是公認的事實,此外,網速飆升的故事也會一直講下去!
來源:安防展覽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