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什么商品,“二手”通常比“一手”賣出更高價格,而且高出很多?更多人想到的恐怕是珍玩、古物或者未開封的美酒,而且場景大概是拍賣會,拍賣師喊著“一次”“兩次”“三次”,最終一錘定音。
極少有人會把“值錢的二手貨”跟智能手機聯系起來,畢竟,后者早已成為了“電子快消品”,除非是喬布斯那只iPhone原型機。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認知恐怕要刷新了:小米的一款“環繞屏概念手機”,此前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的價格逼近30萬元人民幣;最近引起話題的則是“折疊屏手機”。
被認為“一機難求”的華為折疊屏產品Mate X,定價16999元,但 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的“出貨價”已經來到10萬元左右,至于“回收價”,有用戶已經標出了“999,999”,盡管這可能只是為了引起注意。
從“電子快消品”到“電子奢侈品”甚至“電子硬通貨”,折疊屏手機目前跟那些珍玩、古物或者未開封的美酒的相似之處至少有兩點:價值獨特、數量稀缺。
折疊屏手機從創意到概念到技術都不算特別新穎:創意層面,無論是在科幻小說或者電影中,人們都讀到或者看到過類似產品的影子;概念層面,從化妝鏡到筆記本電腦,“折疊”是一種“古老”的產品形態;技術層面,柔性顯示已經被研究多年,只是沒有規模商用。
但以上這些,并不妨礙折疊屏手機的獨特價值。從“無邊框”到“全面屏”,品牌對手機屏占比向小數點后兩位看似“瘋狂”的探索,其實代表了用戶對于更大視野的追求,隨著單一屏幕的數個解決方案相繼迫近極限,折疊屏成為了可行途徑。同時,理論上,通過將PC、平板、手機“合為一體”,它還可以讓移動辦公更輕量,讓出行人群得以攜帶更少設備。
在華為官方商城為數不多的評價中,可以看到這樣的反饋:“打電話音質很好,速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快,刷屏響應很快的;適合看美劇大片;客服也很周到,果斷剁手了。”又或者:“關注很久了,終于等到發售,沒有讓我失望!適合我這種商務人士,拿出來處理公務都很氣派,操作也很方便,展開之后視野很寬,很滿意的機型。”
當然,折疊屏手機被炒出天價,更關鍵的還是數量的稀缺。稀缺是因為工藝的限制,折疊屏面板的技術穩定性和良率都尚未達到極佳。
需要注意的是,讓折疊屏手機能夠成為“電子奢侈品”的兩個關鍵因素,也為后續的挑戰埋下了伏筆:產品耐用性以及軟硬件協同等,都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先看產品在鉸鏈、屏幕柔韌性等方面的耐用性問題。今年2月,三星正式發布折疊手機Galaxy Fold,不過在其預定期間,三星Galaxy Fold被曝出,寄給媒體的測評機僅使用一兩天,屏幕就出現隆起、閃屏、黑屏等問題,情況嚴重的體驗機屏幕出現了破碎。鑒于此事件的影響,三星緊急召回了所有評測機,并推遲了原定4月26日發售的計劃,直至今年9月份才開始正式銷售相關產品。
再看產品在APP生態適配方面的問題。盡管華為Mate X表示包含手機淘寶、今日頭條、微信、王者榮耀等的APP Top排行靠前的應用都已對其進行了適配,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上問題大不,但相比于應用的總量而言,這還只是一小部分,覆蓋用戶的個性需求尚需時日。
回過頭看給出“回收價999,999”的那位二手交易平臺用戶,據本人的介紹,其是IT/互聯網/通信行業的產品經理,目標回收5件產品,已回收3件。無論是做研究也好,后續再出手也罷,看起來,這位用戶回收產品的目的并不是“日常使用”,這樣的用戶,不在少數。
買不到的產品、待提升的體驗和被推高的價格,讓折疊屏手機在現階段看上去更像是那些在拍賣會上的“天價收藏品”。需要注意的是,實現貨源充足、體驗完善以及價格普適的關鍵能力,更多其實并不掌握在智能手機終端廠商的手中,而在上游,這樣來看,國產手機的技術升級之路依然漫長。
來源:釘科技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