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10月12日,央視對安徽省宣城市的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違規侵占的現象進行了報道,該報道表示科大訊飛的培訓地在該自然保護區內。
科大訊飛積極表態
10月14日晚間,科大訊飛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表示,觀塘科技島是訊飛子公司設立在涇縣經濟開發區內的IT產業研發中心,并非地產項目。中心作為支援革命老區經濟建設和扶貧工作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流程規范、審批手續齊全,并已“立刻停止該中心運營,并全面配合地方黨委政府的整改工作”。
科大訊飛在聲明中表示:入駐前,開發區內已有上百家企業,科大訊飛對該經濟開發區位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并不知情;為便捷研發人員工作、生活,中心配套提供員工住宿、餐飲、會議等設施服務。為減少浪費、提升使用效率,在工商審批許可后對外公開經營,對政府、企業和個人均始終明碼標價、統一收費。
科大訊飛表示,從報道得知該中心位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立刻停止該中心運營,并全面配合地方黨委政府的整改工作。
科大訊飛背后事件的“AI換地”事件
1,事件報道
科大訊飛在安徽宣城的別墅被曝光,這些當初以人工智能噱頭拿到的土地,被科大訊飛開發成為“別墅”,這些別墅被當成公司的禮品送給高層,部分別墅還會對外出售。
2,背后原因分析
由于人工智能發展是歷史大趨勢,因此全國各地的城市招商辦都希望能夠引進這樣的公司,科大訊飛主動找到當地政府,通過辦理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和當地政府合作,而科大訊飛一般情況下是承諾在當地投入一些項目,那些政府機構則用土地來留住科大訊飛。這樣的合作模式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存在,尤其是那些渴望發展的三四線城市更是如此,有時候為了吸引一個不錯的公司,他們會把土地作為禮物贈送。只是,科大訊飛拿到土地之后,既沒有在當地搞人工智能業務,也沒有搞什么高科技產品,反倒是搞起“房地產”。科大訊飛在大概二十多個城市投資拿地,這些土地大都被開發成為房地產,當地政府希望引入人工智能的,而科大訊飛則幾乎是零成本拿到了土地。
科大訊飛對此事件的解釋
2013年底,科大訊飛涇縣研發中心項目落戶涇縣經濟開發區。涇縣人民政府官網2016年7月的一篇新聞稿報道顯示,該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1.2億元,一期主要建設培訓中心、酒店等,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試運營;二期主要建設研發中心。10月15日,科大訊飛回應,相關問題已經在聲明中有表述,會配合地方政府進行整改。
科大訊飛表示,自1999年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主業,沒有一分錢收入來源于房地產開發銷售。近年來,科大訊飛積極加大市場渠道的投入和各地營銷平臺的建設,在省外各地設立分子公司主要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渠道建設、本地化的服務和管理,以及更好的在地方推動人工智能的新業務應用。科大訊飛在各地成立分子公司原則上不拿地,以避免形成過重的資產,除非在當地有較大的區域研發中心的布局。目前,科大訊飛在省外的分子公司中,僅在天津(2014年,30畝)、廣州(2016年,面積6.78畝)取得了土地,從用地規模可以看出,上述土地都是為了滿足公司在當地的研發需求,根本沒有利用土地進行資產運作的考慮。在安徽省內,除了合肥總部之外,僅在蕪湖和宣城涇縣有土地,蕪湖(990.4畝)是舉辦安徽信息工程大學的辦學用地,涇縣(24畝)是子公司的研發和培訓基地。
科大訊飛背后暴露的土地問題
生態環境部近期針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組織系列督查檢查,發現7個自然保護區仍然存在大量工礦、旅游、養殖、房地產等違建項目,侵占破壞保護區,損害生態功能;相關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到位,甚至違規審批、虛報情況、敷衍整改,自然保護區違規開發建設活動未得到有效遏制。其中,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最大的揚子鱷種群繁育基地,同時還有云豹、黑麂、梅花鹿,水杉、銀杏等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生態價值十分重要。但督查發現,宣城市涇縣經濟開發區長期違規侵占保護區雙坑片區核心區土地近300公頃,嚴重破壞揚子鱷棲息環境。
9月26日,生態環境部就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區問題約談了多位相關負責人,約談要求,有關地市(州、區)政府和林業廳(局)要切實提高認識,加強監督管理,狠抓問題整改。相關整改方案及查處情況應在20個工作日內報送生態環境部,并抄報相關省(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部將適時組織抽查,推動地方整改到位。
人工智能背后代表的科技產業受到當前政府的支持,利用這些政策的扶持提高自身的發展速度和科技力量是每個企業應當堅守的責任。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