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目前空調市場因為房地產低迷等因素影響,遭遇增長瓶頸。隨著消費升級、智能家居的普及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空調從功能型逐漸向智能型轉變,空調業迎來新的增長機會。
國內空調市場由增量向存量轉變 行業增長乏力
國內空調市場在連續三年的增長后,2019冷年(上年8月至本年7月)空調行業受到房地產、需求透支等不利因素影響,零售量及零售額均出現顯著下滑。具體來看,首先是2018冷年國內空調市場表現先揚后抑,零售終端表現低迷,渠道庫存逐漸增加,行業業績壓力增大;其次是2018年以來國內房地產市場表現低迷,從而導致與其關聯度較高的家電市場新增需求減少。再次是家用空調城鎮家庭保有量約97%,市場接近飽和,雖然低級別市場仍有空間,但總體上空調市場已經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一時難以扭轉下滑趨勢。
從數據來看,2019冷年空調市場零售額同比上年下滑8.1%,零售量較上年同比下滑5.6%。從線下市場來看,空調零售量同比上年下滑10.5%、空調零售額同比上年下滑11.1%;從線上市場來看,空調零售量同比上年增長了1.5%,但零售額同比上年下滑2.6%,雖然零售量略有上升,但由于線上市場均價下滑,零售額也開始下降。
圖1 2015-2019冷年國內空調零售量及同比增長率
(五度易鏈行研中心、GfK)
圖2 2015-2019冷年國內空調零售額及同比增長率
(五度易鏈行研中心、GfK)
需求升級驅動智能空調發展 市場份額逆勢增長
雖然2019冷年空調市場出現首次下滑并有持續趨勢,但越來越多的空調制造商在不斷追求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與傳統空調產品市場的蕭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智能空調產品的增長。智能空調產品有望成為空調行業的新增長點,為行業帶來新的機會。2018年我國智能空調銷量占空調總銷量的24.98%,同比2017年增長了6個百分點;銷售額占空調總銷售額的31.17%,同比2017年增長了10個百分點。
智能空調是一種具有自動識別、自動調節和自動控制功能的空調。智能空調系統無需遙控器對運行模式進行設定,其自身可以根據室內環境情況,按照預設的指標對溫度、濕度以及空氣清潔度等進行分析、判斷并加以調節控制,實現自動制冷、自動加熱、自動除濕以及自動凈化空氣等功能。此外還能通過手機實現遠程控制,通過APP實現空調的開關以及調節溫度等需求。
圖3 中國智能家居主要產品市場占比統計情況
(五度易鏈行研中心、前瞻產業研究院)
智能空調行業集中度高 價格成為發展阻礙
2018年,我國智能空調占整體空調市場超過37%,較上年同比增加12%。智能空調市場份額主要集中于海爾、美的、格力三大龍頭企業,三家品牌的智能空調銷量占總銷售量的88%,行業集中度高。其中海爾空調的銷售量及銷售額占比分別為36.16%和37.73%,位列智能空調行業第一。除了三大龍頭企業外,其他品牌的智能空調市場占有率雖有上升,但尚未影響市場競爭格局。
近年來隨著美的、海爾、格力等主流品牌持續加強智能空調研發投入,市場上不斷推出智能化、個性化、高端化的空調產品。例如海信的第三代舒適變頻空調“海信男神X”可以凈化室內空氣、提高舒適度;美的的“Air空間站”可以對室內的溫度、濕度、潔凈度、新鮮度、風感等進行優化,滿足多場景應用需要;此外海爾還發布了智能自清潔產品能夠快速實現“空凈合一”。這些智能空調的不斷推出進一步擴大了行業的發展空間。
目前影響智能空調普及的最主要因素為價格,智能空調的價格較普通空調高出一截。智能空調在智能家居產品中占比規模大,生產成本高,定價貴,一般單價超過5000元。2016年以來,格力、美的、海爾等企業不斷提升智能空調的輸出量,智能化空調占比越來越高,逐漸成為高端空調的標配。
在空調行業面臨增長瓶頸,市場存量博弈的背景下,差異化、個性化、高品質的產品創新成為生產商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格力、海爾、美的等頭部企業不斷加強產品升級及技術創新,在激烈競爭的同時也引領空調市場發展。目前國內空調市場品牌集中度高,中小企業及新入局者面臨行業洗牌,行業整體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
結語
目前國內空調市場由增量向存量轉變,行業增長乏力。但隨著消費升級及智能家居的普及,智能空調的市場廣闊,市場份額逆勢增長。目前智能空調行業格力、美的、海爾占據絕對優勢,行業集中度高,但產品價格成為其普及的重要阻礙,未來技術的突破及規模效應將帶來成本的下降,從而促進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