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之所以會探討三星手機的全球地位問題,主要有兩個信息近來被熱炒:一是,三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佳,份額被壓縮在1%以下;二是,三星手機在中國最后一家位于廣東惠州的工廠停工關閉。敗走中國,這是三星手機留給媒體和國人的直觀印象。而一個失去中國市場有力支撐的三星手機,到底能不能坐穩全球第一的寶座,自然會引發外界質疑和猜想。
“中國市場”挫敗不等于放棄
在整個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很難想象一個跨國企業可以脫離中國市場談發展的戰略、戰術。PC、平板、手機、電視,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制造基地,同時也是最大的消費市場。
以智能手機為例,ID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共計14.049億臺,而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就達4億臺,占比接近30%,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
不僅出貨量巨大,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是產品均價。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市場智能手機均價為2523元,上漲16.8%。
具體來看,1000元以下的千元智能機,2014年占到49%的市場份額,到2018年,只占到15%份額。2018年,上市價格在1000元至1999元的智能手機,2018年占市場份額43%,是占比最大的一個價格段,比2017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上市價格在3000元至3999元的智能機,市場份額10%,比2017年提高3個百分點。上市價格4000元以上智能手機的份額,2018年市場份額13%,也提高了3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與市場容量同樣不小的印度、東南亞、非洲等市場相比,中國市場呈現出整體向高端化發展的趨勢,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意愿都處于向上提振的過程中。
舉例來說,同樣是出貨1億臺手機,由于產品均價不同,在印度市場和在中國市場所獲取的利潤會大不同。因此,對于跨國品牌而言,放棄中國這樣一個體量巨大且有著不斷攀升盈利空間的市場,除非是囿于非市場因素迫不得已,否則是不可想象的。
三星手機之所以能干翻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諸多強勁對手,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是重要原因。要知道,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曾一度做到30%上下,市場地位猶如當下如日中天的華為。
綜上,中國市場無論是對于華為、OPPO、vivo、小米,還是對于三星、蘋果,都十分重要。周期性的市場波動在所難免,但總體上看三星不會徹底告別中國市場。
不必背負“全球第一”的包袱
其實,對于三星而言,不必背負“全球第一”的思想包袱。任何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永遠爭第一”的精神可以有,但“永遠做第一”的結果卻不可期。
回顧手機產業的發展歷史,三星也不是天生的全球第一。在功能機時代,諾基亞是無法撼動的王者,1996年到2011年,諾基亞創造了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的記錄。然而,隨著以安卓、ios為代表的智能手機時代到來,三星開始取代諾基亞登頂全球市場。自2012年以來,三星手機在全球第一的位置坐了近7年。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無論是諾基亞還是三星,都是時代的企業,他們可以把握住機會創造和引領一個時代,別人同樣可以以顛覆者的身份超越他們,實現新的引領。因此,對于三星來說,不必過分驚慌于時代的更迭,更多還是要順勢而為。
實際上,就目前的市場狀況來說,三星并沒有走到“山窮水盡”的境地。至少,當下的全球第一依然屬于三星,而且在未來2年內恐怕也難以易主。
先看看整體市場份額情況。IDC 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數據顯示,三星手機以22.7%的市場份額占據榜首,并且在手機市場整體收縮的背景下,仍保持著5.5%的增長速度。
再看看競爭對手情況。從全球市場份額來看,三星第二季度份額為22.7%,華為份額為17.6%,相差5.1%。而在第一季度三星份額約為23.1%,華為份額是19%,相差4.1%,差距其實在增大。
另外,要知道三星電子具備完備的產業鏈資源,其已經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手機CPU、存儲芯片、AMOLED面板這些智能手機的關鍵器件都能自研自產。這方面,即便是華為、蘋果這兩大競爭對手也不能及。實際上,這兩大直接競爭對手在供應鏈上還要仰仗三星。
因此,三星在負面輿論中有危機感是必要的,但不必背負“全球第一”的包袱前行,客觀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就會理解“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華為仍是最有可能的“超越者”
從目前分析來看,三星大概率會繼續在全球第一的位置上穩坐1-2年。但兩年后,市場格局會不會有巨大的變動,就不好預測了。
如果非要從全球品牌中選擇一個接棒三星,華為無疑還是那個最有可能的選手。華為消費者BG總裁余承東其實多次表明華為必將超越三星、蘋果。如今超越蘋果的任務已經完成,華為的身前也只剩下三星。
從過去的增長趨勢來看,華為雖然體量更小但速度更快,不斷拉近了與三星的距離。余承東甚至放話說在今年就可以超越三星。但是,隨著美國負面因素的沖擊,特別是無法安裝Google Play、Gmail等谷歌服務,對于華為手機海外市場的出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要知道,華為手機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出貨份額比例接近1:1。
華為手機受阻,延緩了其追趕甚至超越三星的步伐。但對于三星手機而言,并不值得高興。因為,受益于非市場因素的“全球第一”其實沒有多大意義,而且你不知道這個非市場因素會不會在一夜之間就消失。余承東就表示,華為手機在獲得授權后,可以一夜之間恢復對谷歌應用的支持。另外,即便受到美國打壓,華為前三季度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1.85億臺,同比增長26%。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由于在供應鏈和生態方面遭遇阻礙,華為正在加緊彌補短板。一旦2-3年后,華為在核心器件、軟件服務生態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華為的競爭力有可能真正超越三星、蘋果,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句再見也不會說。但對于三星手機而言,放下“全球第一”的包袱,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把握5G、AIoT這些新技術、新模式帶來的新市場紅利,就還遠遠不到謝幕的時候。
來源:釘科技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