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導讀:ARM辟謠,高通示好,國外一些巨頭最近頻頻對華為的“熱情”代表著科技封鎖結束了嗎?是否可以依靠國外的供應鏈了?非也,短暫的緩和并不能解決未來長期供應鏈的本質難題,擁有可靠,穩定的供應鏈方能立于不敗之地,國產替代之路不可放棄,國內5G上游產業鏈環節整體比較薄弱,尤其是濾波器,BAW國內處于空白期,相比之下功率放大器(PA)的現狀要樂觀很多,功率放大器已經具備一定的國產替代條件。
在基站端,功率放大器(PA)作為射頻前端發射通路的重要器件,主要是為了將調制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小功率的射頻信號放大,獲得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才能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通常用于實現發射通道的射頻信號放大。在移動端,它直接決定了移動終端無線通信的距離、信號質量,甚至待機時間,是整個射頻系統中除基帶外最重要的部分。全球主流PA是基于GaAs材料制備的,其產業鏈見圖1。
圖1 GaAs功率半導體產業鏈
(資料來源:材料深一度,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移動端以GaAs器件應用為主,GaN器件將主導基站端
目前PA應用的器件分為硅LDMOS(橫向雙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GaAs和GaN襯底的解決方案。Si,GaAs和GaN材料的參數見表1,GaAs的電子遷移率是Si的6倍,具有直接帶隙,因此其器件相對 Si 器件具有高頻、高速的性能,被公認為是比較合適的通信用半導體材料。在移動端,4G時代由于 Si 材料存在高頻損耗、噪聲大和低輸出功率密度等缺點,手機射頻PA基本由GaAs 制程完全主導,5G時代的環境下,GaN器件由于其高成本和高供電電壓的特點,仍然難以挑戰GaAs器件的地位。GaN材料憑借高頻、高輸出功率的優勢,適用于大規模MIMO,因此在基站端,GaN正在逐漸取代Si LDMOS。此外在微基站端初期以GaAs解決方案為主,隨著GaN成本的下降和技術的提高,依靠高頻、小型化集成等優勢會與GaAs共享微基站市場份額。
表1 Si,GaAs和GaN材料參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PA市場競爭激烈,IDM廠商統治高端市場
5G基站若采用64T64R,則PA數量可能從現在的12個增長為192個,移動端的PA也將有數倍的增長。據預測到2023年PA市場規模能達到30.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4%。GaAs功率放大器工藝獨特,準入門檻非常高,全球GaAs器件市場被幾大IDM廠商壟斷,美國Skyworks、Qorvo、博通、日本村田合占全球市場份額96%,見圖2。GaN器件擁有更高的技術壁壘,目前有多家企業進入跑道,Qorvo、ADI、CREE、MACOM、Skyworks、英飛凌等企業已經開始生產GaN功率放大器,巨頭們仍采用IDM模式。Qorvo 公司推出的射頻放大器的產品類別最多,最高功率分別高達100W和80W,ADI 在4.8-5GHz的產品最高功率提高到 50W(之前產品的最高功率不到40W),其他產品的功率大部分在 50W 以下,Skyworks等其他企業的器件功率較小。
圖2 全球PA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西南證券,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國內企業低端產品同質化,國產替代仍可期
國內PA以Fab廠商為主,主攻芯片設計環節,制造環節則比較薄弱。GaAs器件以低端產品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但是目前已有向高端產品邁進的跡象,銳迪科、漢天下等企業成長較快,具備一部分4G產品的產能且已經向5G領域行進,見表2。在GaN領域,國外對我們技術封鎖嚴重,但我國仍取得突破,目前在 GaN 微波射頻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效,中電科 13 所、中電科 55 所蘇州能訊等IDM企業在軍事國防和民用通信兩個領域進行突破,目前蘇州能訊推出了頻率高達 6GHz、工作電壓 48V、設計功率從10W-320W的射頻功率晶體管。
表2 國內部分PA(GaAs)廠商
(資料來源:西南證券,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結語
5G時代對功率放大器需求增長快,基站端PA以GaN為主要發展方向,移動端以GaAs器件為主。PA需求端增長快,技術壁壘高,現階段全球激烈的競爭格局仍會維持較長時間,目前GaAs器件被幾家外企壟斷,我國以低端產品為主,GaN產品門檻更高,國內外均處于跑道前段,在需求的刺激和資本大量投入的背景下,功率放大器環節國產替代未來可期。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