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隨著科技的不斷革新,工業機器人的類型在逐漸增加,使用范圍也在逐漸擴大。工業機器人的廣泛使用也促進了其他行業的生產模式改革。
工業機器人怎樣改變我們的生產
1,汽車工業是目前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行業
工業機器人在汽車制造業中大量使用,進行沖壓、激光焊接、鋁點焊、熱熔接、涂裝等整個生產過程。由于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給工業機器人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此外,電子工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工業機器人開始應用到物流和電子消費領域,并引發了這些行業的巨大變革。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趨勢表現為從汽車工業延伸到電子工業、金屬、化工、塑膠和食品等,逐步向消費領域滲透。從最初的視覺機器人,到力覺傳感器的引入,目前新一代機器人已經在認知和決策上面取得了極大的進步。
2,機器人感知能力不斷提升
機器視覺在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已經十分普遍,工業機器人視覺有三類:二維視覺、立體3D視覺,以及利用廣域傳感器技術的3D視覺,這些技術使得工業機器人識別出物體的位置、大小、顏色,包括在空間存放的位置,機器人獲得了對周轉的環境的感知能力。有3D視覺,機器人功能得到進一步延伸,可以拾取雜亂堆放的工件,不再需要工人在流水線上整理工件,帶有視覺的機器人能夠快速地檢測到現有的工件,然后識別出它的位置。除了視覺之外,機器人還需要感知周圍的力,特別是裝配和接觸的過程中,要判斷對物體施加多少力,這樣的傳感器是智能機器人的必要條件。在機器人手腕上裝六維力覺傳感器,可以感知機器人運動過程的相關力度,機器人可以完成一些更高難度的工作。
3,協作機器人大量走進生產線
協作機器人已經成為工業機器人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未來的制造業中,機器人將需要和人一起工作,從而更好的完成一些復雜的工作任務。不過,對協作機器人的要求比傳統機器人要高。如今,協作機器人正在大量走進生產線,和工人一起作戰,為制造業提供更高的效率。相對于過去需要三個人,或者兩個人加一臺機器人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人加一臺協作機器人就可以滿足需求。協作機器人負責取放較重的工件,而人負責處理復雜或者精密的裝配工作,完成工件裝配后,協作機器人幫助將工件放回貨架上,使得人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來做其它工作。
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問題
1,伺服系統的零部件缺失
雖然我國在機器人技術領域正處于突破中,但是另外一方面,在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方面,國外的技術壁壘依然非常強大。首先是伺服系統,伺服系統是工業機器人主要的動力來源,主要由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編碼器三部分組成。伺服含義為“跟隨”,指按照指令信號做出位置、速度或轉矩的跟隨控制。整體上看,我國伺服電機與日系和歐美依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現為:大功率產品缺乏、小型化不夠、信號接插件不穩定、缺乏高精度的編碼器,這些也是國內伺服系統未來要攻光的主要方向。
2,減速器的零部件缺失
第二個嚴重缺失是減速器,在全球減速器市場上,日系壟斷了85%的份額。報告顯示,精密減速器制造,投資大,技術難度高,有很高的壁壘。也正因此,全球工業機器人減速器的市場高度集中,其中日本納博特斯克在RV減速器領域處壟斷地位,日本哈默納科則在諧波減速器領域處壟斷地位,兩家合計占全球市場的75%左右,另外一家日本廠商住友則占據了10%。由于其極高的技術壁壘,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環節對減速器環節議價能力很弱。而且,突破減速器的壁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世界各大減速器廠商很早就開始進行研發生產,相比之下,國內較早的秦川機床也要等到1997年方才開始研發,距離突破尚待時日。
3,控制器的零部件缺失
作為工業機器人的“大腦”,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也不足。控制系統是一家工業機器人廠商設計理念的集中體現,成熟的機器人廠商一般自行開發控制器和伺服系統,進而保證機器人的穩定性和技術體系。因此全球控制系統的市場份額與工業機器人本體情況接近。
工業機器人發展的問題建議
機器人產業發展包括研發試驗、機器人本體和零部件產業化、系統集成技術、服務等,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整體來看,產品以低端為主,我國大部分機器人企業目前集中在集成領域,加工組裝企業占多數,國產六軸工業機器人占全國工業機器人新裝機量不足10%;在核心及關鍵技術的原創性研究、高可靠性基礎功能部件、系統工藝應用解決方案以及主機批量生產等方面,距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雖然多年來國家對這方面也做了較大的投入支持,但由于原來市場規模和產業化程度不高,不足以帶動核心部件的發展,致使效果不理想。此外,自主品牌認可度不高、行業標準有待進一步規范等都制約著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由此可見,我國機器人技術實力不足制約了產業化規模,而規模較小也反過來制約了技術的發展,這些都影響了機器人產業化進程。業內專家認為,若想提高國產機器人的市場競爭力,一方面要擴大國產機器人產量,提高國內機器人企業的產能;另一方面,要推動國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提高關鍵零部件生產能力,滿足國產機器人產能擴張的需要。
目前,我國對智能制造和機器人亦高度重視,多部門力推機器人產業發展,從頂層設計、示范應用、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著手推進自主品牌機器人產業發展,扶持政策越來越全面、細化。明確提出了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作為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一,提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要“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應用,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突破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設計制造等技術瓶頸。”這些對我國機器人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提高產業化能力將起到促進作用。與此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原材料工業轉型發展工作要點中提出,在機器人產業方面,擴大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在健康危害和危險作業環境、重復繁重勞動、智能采樣分析等崗位推廣一批專業機器人。
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發展和國外仍存在一定差距。除了要提高工業機器人的生產技術,優化生產工業機器人的產業機構,另一方面,要鼓勵企業優先購買國內工業機器人,推進工業機器人的國內市場。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