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大數據已經廣泛地應用于汽車、金融、醫療等產業,大數據對消費者的判斷、產品供需的預測、營銷的精確性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介紹了大數據產業的政策及市場情況,并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簡要分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現在社會積累了大量的金融、商業、醫療等各行各業數據,僅互聯網搜索引擎每天就需要處理數萬TB的字節數據,“數據爆炸”使人們難以做出準確快速的抉擇。“大數據”產業應運而生,運用非常規軟件迅速的對數據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以其快速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發改委等發布11項產業政策,設立8個大數據試驗區
工信部印發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要全面部署“十三五”時期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以政策扶持、技術研發、標準設定、應用產業發展為重點,為實現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撐。
發改委、工信部及農業部、運輸部等部委先后頒布相關后續政策,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隨著大數據產業的進一步落地,預計未來將有更多部門出臺具體政策,推動大數據行業的發展。
表1 大數據產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自2016年在貴州設立了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后續在重慶、河南等7個省市陸續設立了第二批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圖1 中國大數據產業政策地圖
(資料來源:中國大數據產業觀察)
2018年國內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6200億,解決方案占比高
根據天府大數據研究院數據,2018年全球大數據市場總規模約為420億美元,同年國內大數據產業規模達6200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萬億元,其中,2015年~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25%。
圖2 2015年~2020年國內大數據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整理)
在大數據細分市場中行業解決方案占比最高達34.3%,將在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圖3 大數據細分市場結構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整理)
下游融入眾多產業,成為驅動GDP增長中流砥柱
通過對各類企業長期收集的數據進行加工和處理,可以從原本“毫無價值”的海量數據中提取出各種支持企業發展的高質量信息,使數據產生質變,具有巨大的經濟帶動作用。
目前國內大數據產業已經廣泛的應用于汽車、金融、醫療和服務等領域,預計到2020年,國內大數據下游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5450億元,占大數據產業整體市場規模的54%。
圖3 2014年~2020年國內大數據應用市場規模及增長率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據研究,歐盟2020年由大數據產業增加的額外GDP將達到1.9%,而2018年歐盟的GDP增長率也僅為1.9%,大數據產業未來將支持GDP的增長超過50%;美國2020年大數據產業增加的額外GDP將達到2~4%,或將超過目前GDP增長量;國內大數據產業到2020年預計將帶動中國GDP的2.8-4.2%。
未來與前沿技術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制造產業升級
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創新技術將深度融合。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創新技術的融合將能實現超大規模計算、智能化自動化和海量數據的分析,在短時間內完成復雜度較高、精密度較高的信息處理。比如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能在雙 11 當天完成每秒鐘 17.5 萬筆訂單交易和每秒鐘 12 萬筆的訂單支付,主要歸功于融合了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飛天平臺”。百度大腦也結合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配合實現強大性能。
兩階段發展助力智能制造產業不斷升級。在制造業生產及銷售的各個階段均會產生大量的數據,綜合起來構成了制造業的產業大數據。工信部頒發的《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明確提出了智能制造“兩步走”戰略,均涉及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其中第一步,2016到2020年間初步實現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第二部則是2020年到2025年間,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建立起智能制造支撐體系。
小結
大數據產業以其快速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發改委等發布11項產業政策,設立8個大數據試驗區;國內大數據產業規模達6200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萬億元;下游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5450億元,占大數據產業整體市場規模的54%;未來大數據將與前沿技術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制造產業升級。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