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7月23日,一份華為總裁辦簽發的郵件引發熱議。這份電郵提出,華為對8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薪酬為100萬~200萬元/年不等。
其中,鐘釗、秦通兩位博士的年薪制方案為182萬~201萬元/年,并列占據8位畢業生年薪的首位。 這樣的錢花得到底值不值?
華為開出百萬年薪求賢
近日,華為總裁辦簽發的一份電子郵件顯示,公司將對部分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
華為公司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戰爭,技術創新與商業創新雙輪驅動是核心動力,創新就必須要有世界頂尖的人才,有頂尖人才充分揮發才智的組織土壤,我們首先要用頂級的挑戰和頂級的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今年我們先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今后逐年增加,以調整我們隊伍的作戰能力結構。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八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年薪制方案如下:
姓名 畢業學校 年薪(人民幣)
鐘釗 中科院自動化所 182-201萬
秦通 香港科技大學 182-201萬
李屹 北京大學 140.5-156.5萬
管高揚 浙江大學 140.5-156.5萬
賈許亞 清華大學 89.6-100.8萬
王承珂 北京大學 89.6-100.8萬
林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89.6-100.8萬
何睿 中國科學院大學 89.6-100.8萬
華為為什么愿意報出百萬年薪的高價去招聘應屆畢業生?讓我們看看這些畢業生的簡歷。
其中,華為實行年薪制的8位2019屆頂尖學生中,年薪最高的是鐘釗和秦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求證到,鐘釗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博士,其工學博士學位論文是《深度神經網絡結構:從人工設計到自動學習》。其中文摘要介紹:本文首先從特定任務的神經網絡結構入手,人工進行了深度神經網絡結構的修改和設計,并在此基礎上針對自動化神經網絡結構設計方法展開了深入研究。
該論文對主要貢獻進行總結時表示:提出了一種人工設計的針對中文手寫字符識別的深度神經網絡結構模型;提出了一種人工設計的針對視覺跟蹤決策的深度神經網絡結構模型;提出了基于強化學習和分塊思想的自動化深度神經網絡結構搜索框架;提出了快速深度神經網絡結構搜索方法和網絡連接搜索方法,完善了整個自動化神經網絡結構搜索框架。
論文摘要顯示,絕大部分自動化深度神經網絡結構搜索算法需要非常耗時的網絡性能評估過程,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大大地降低了計算消耗,在CIFAR數據集上,僅僅需要一塊顯卡運行一天時間,就可以搜索出具有競爭力的深度神經網絡結構,相對常規方法計算量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
作為鐘釗的導師,劉成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在人工智能的各個方向研究上都很強,學生也都比較優秀、比較努力。鐘釗稍顯特別一點可能在于他所研究的方向比較“熱”。劉成林說:
我們跟外面的企業有一些合作,他(鐘釗)做的研究也是跟外面的公司有部分合作的,博士期間都有一定的成果,是他博士論文的一部分。
劉成林告訴記者,現在國內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研究的學者非常多,但具體到深度神經網絡的結構自動學習這一領域,相對就不那么多了。這是一個剛剛興起的研究方向,未來會應用到人工智能的各個領域。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秦通為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生,曾獲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學生論文獎。其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其中,視覺慣導相關研究被大量應用于機器人領域。
部分博士生曾多次獲獎
另據北京大學相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在此次實行年薪制的8位博士生名單之中的李屹,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博士生。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網站介紹,李屹的專業方向為建模語言設計與軟件形式化方法。相關工作已在業內期刊和會議中發表多篇論文,并曾多次獲校獎、國獎。此外,他還曾在2018年5月30日作為該學院研究生學術午餐會的主講人,介紹了他們團隊所開發出的兩個框架和相關工作進展。
同時,李屹也進入了該?!?018~2019學年度校長獎學金獲獎名單”之中。
此外,8位博士畢業生中的賈許亞,記者查閱發現,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有名為賈許亞的博士生,但記者多次致電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話均未有人接聽。
記者查詢發現,在2016年度“人民網獎學金優秀技術課題獎”獲獎者名單中:
賈許亞、郭澤華、吳振未的“Reducing and Balancing Flow Table Entries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獲得二等獎;
在2017年度“人民網獎學金優秀技術課題獎”中,賈許亞憑借“A low overhead flow-holding algorithm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獲得一等獎;
2018年度“人民網獎學金優秀技術課題獎”中,賈許亞的“Intelligent path control for energy-saving in hybrid SDN networks”獲得一等獎;
由于AI人才培育周期長,且數量稀缺,科技公司一般愿意溢價在市場上招攬人才。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第四范式創始人戴文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培養一個頂尖的AI科學家通常需要5-8年時間,而且很多企業無法像頭條、快手等大公司去挖幾十人、上百人的團隊專門做AI應用,市場需要繼續降低AI的使用門檻。
華為對科研技術尤其是基礎性理論的重視程度極高。根據華為2018年年報顯示,華為去年投入研發費用高達1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9億元),占華為全年收入的14.1%,這一投入位列全國第一,全球范圍內也僅次于亞馬遜(288億美元)、谷歌(214億美元)、三星(187億美元)。
華為在研發上的巨額投入已經換來回報。以5G為例,華為從2009年開始進行技術研究,已經累計向3GPP遞交18000件提案。在5G的基本專利上,華為總共擁有2570族5G基本專利,占比超過20%,在所有手機廠商中位居第一。
互聯網公司挖角漲薪幅度達20%至50%
除了華為,BAT等科技公司對人才的招募力度也非常強,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工資高得讓很多人羨慕。騰訊今年一季報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騰訊有5.46萬名雇員,公司總酬金成本高達116.16億元。以此計算,今年一季度騰訊員工平均月薪7.09萬元。
雖然騰訊方面表示“除了年終獎因素,另外支付酬金包括大量員工培訓和福利開支,以及幾險幾金的公司繳納部分,還有各種商業保險”,但依然能夠看出大學互聯網公司在人力成本上的高額投入。
而阿里對科研人員的求賢若渴也有目共睹。2017年,馬云在云棲大會上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達摩院”,旨在探索前沿科技創新,并計劃在三年內投入1000億。
據了解,“達摩院”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并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圣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 100 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僅2018上半年,就有近二十位海外知名科學家加盟達摩院,包括臉書AI負責人黃非、前新加坡信息與通信研究所研究員陳博興、IBM研究員葛妮瑜等海外高級科研專家等,其后量子計算領域頂級科學家馬里奧?塞格德(Mario Szegedy)也宣布加入達摩院,負責達摩院在西雅圖的阿里云量子實驗室(AQL)工作。
Irene是國內知名獵頭公司MGA的華南地區互聯網負責人,她向記者表示,為了從其他公司挖角,互聯網公司普遍愿意開出20%至50%的漲薪幅度,“特別是重視研發的公司,甚至會為博士提供住房和車?!?/p>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
游客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