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的基因檢測技術,通過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可以有效預防疾病。近幾年,基因測序技術在臨床醫學中應用較廣。本文結合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歷程,重點分析了其技術原理特點及市場份額。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個功能片段,可決定生物物種的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調控者。基因測序技術可為生命科學研究、醫學臨床診療等提供指導性的建議,即通過測序設備對DNA的堿基排列順序進行測定,解讀DNA的遺傳密碼。
技術發展飛快,基因測序技術發展歷經四個發展階段
基因測序技術,又稱DNA測序技術,是進一步研究和改造目的基因的基礎。技術發展較快,臨床應用逐漸增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技術前后經歷了四代技術變革。該項技術的研究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初采用化學降解法及雙脫氧鏈終止法,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20世紀90年代,隨著熒光自動測序技術的出現,基因測序技術開啟了自動化測序時代,這些均稱為第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隨著一次可以針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序技術的出現,基因測序技術迎來了第二代測序技術,又稱高通量測序技術,可謂是傳統測序技術的一次革命。隨后出現的第三代測序技術是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升級,是高通量、單分子測序,增加了讀長,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了測序效率。第四代測序技術為納米孔測序技術,該方法不需要對DNA進行化學或生物處理,采用物理方法直接讀取DNA序列,即通道的電學性質會隨單個堿基通過納米尺度通道的變化而變化。
技術不斷革新,新一代基因測序儀速度快、成本低且高通量
第一代測序技術包括化學降解法、雙脫氧鏈終止法、毛細管電泳和熒光測序、雜交測序技術。其中,化學降解法中, 通過標記DNA片段—獨立化學反應降解—特異性分子標記—凝膠電泳—放射自顯影檢測的方法,對DNA分子進行測序,排除通過酶促合成產生的拷貝時造成的錯誤,提高了方法準確性、易掌握性,使用較為廣泛。但是,該方法操作較為復雜,逐漸被雙脫氧鏈終止法替代。雙脫氧鏈終止法,操作較為簡便,而后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包括英國自動測序技術在內的多種DNA測序技術。熒光自動測序技術,用熒光替代同位素標記,并用成像系統自動檢測,可以有效提高測序準確性及速度。另外,雜交測序技術,利用DNA雜交原理,檢測速度快、可大幅降低檢測成本,但此方法誤差較大。
第二代測序技術明顯的特征是高通量,并且大大降低了測序成本,邊合成邊測序的方式,促使測序速度大幅度提高,方便對一個物種進行基因組深度測序,推動了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加速了測序的規模化進程。第三代測序技術在第二代高通量的基礎上,增添了單分子測序元素,不再依賴DNA模板與固體表面相結合的方式,無需進行PCR擴增。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目前處于發展階段,與前幾代技術相比,在成本及速度上有很大優勢。
HiSeq系列測序儀不斷升級,基因測序儀器行業呈現寡頭壟斷格局
經過多年發展,基因測序儀的核心技術不斷完善,企業在生產開發中通常會設計與之匹配的測序試劑以及耗材,但是,市場主要還是測序儀的競爭。數據顯示,全球測序儀器市場的主要份額主要由Illumina及賽默飛世爾占據,市場份額高達九成,行業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此前,Illumina占據了全球測序儀器市場71%的份額,賽默飛世爾市場占有率為16%,羅氏市場占有率為10%。近幾年,借助于HiSeq系列測序儀的不斷升級和推廣,Illumina 繼續擴大市場份額,逐漸增至84%。
圖1 全球新一代測序儀市場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結語
近年來,基因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前后歷經了四個發展階段,新一代的基因測序技術具有高通量、成本低、速度快等優勢,在醫學臨床應用較廣。隨著應用的不斷增多,基因測序儀器的生產企業市場競爭不斷增大,隨著HiSeq系列測序儀的不斷升級和推廣,Illumina市場份額逐漸擴大,行業逐漸呈現寡頭壟斷的格局。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