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車聯網的發展和自動駕駛緊密相關,車聯網也被認為是走向自動駕駛的必經之路。受到政策對車聯網的影響變化,自動駕駛實現產業化的難度將降低。
車聯網推動自動駕駛發展
6月20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通知,為了鼓勵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對5905-5925MHz頻段車聯網直連通信系統頻率占用費標準實行“頭三年免收”優惠政策,即自頻率使用許可證發放之日起,第一至第三年免收無線電頻率占用費,第四年及以后按照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收取頻率占用費。
自動駕駛產業化進程加快
事實上,不僅是國家層面,各地也在為自動駕駛的產業化落地創造條件。就在車聯網相關優惠政策落地同一天,廣汽集團、小馬智行、文遠知行、景騏科技、裹動智駕(AutoX)、深蘭科技6家企業共24輛車正式獲得廣州市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此次廣州市發放牌照數量也創國內單次發放最高紀錄。
獲得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意味著企業可以進行實車測試。文遠知行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此次文遠知行共獲得“01”號在內的共20張牌照,占廣州總牌照數量超80%。隨著廣州走向開放性路測,文遠知行將得以更有效的積累路測里程,進一步提升技術迭代能力和系統穩定性,深化商業模式驗證。
值得注意的是,除首次發放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廣州,截至2019年4月,國內16座城市已頒發109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其中北京59張的牌照頒發數量遠超其他城市,排名全國第一;其次為重慶,數量為12張。此外,長春、無錫、杭州、長沙、平潭、常州等二三線城市都已出臺自動駕駛路測細則并發放牌照。
預計Level 3以上自動駕駛在2020年左右產業化落地
隨著算法和傳感器領域的不斷進步,汽車制造和互聯網科技企業紛紛加大了對自動駕駛行業的布局力度。其中,Waymo、GM Cruise和Tesla等公司在產業化成熟度上較為領先,其他廠商多數把量產乘用車實現Level 3以上級別自動駕駛的時間表定在了2020-2021年左右。
以谷歌為例的科技公司在技術成熟度上優勢明顯。谷歌子公司Waymo是自動駕駛行業的領跑者,在技術儲備和路測經驗上具備先發優勢。算法層面,谷歌研發的TensorFlow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開源深度學習計算平臺;路測層面,截止2018年7月,Waymo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進行的路測已達到了800萬英里。Waymo的產品已經實現了初步商用,從2017年4月開始,Waymo允許美國鳳凰城居民申請試乘Level 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預計2018年末將在當地推出付費自動駕駛轎車服務。
以通用為例,傳統車企的主流方向是布局可以實現消費級產業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產業鏈。在產業鏈布局方面,通用在2016年收購了自動駕駛初創企業Cruise和激光雷達初創企業Strobe來彌補自身軟件和激光雷達的短板,完成了計算平臺和傳感器的基本布局;在量產車自動駕駛方面,通用在2017年的凱迪拉克CT6上加入了接近Level 3級別的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率先在量產車上實現了接近Level 3級別的自動駕駛;在技術儲備方面,通用在于2018年1月發布Cruise AV,該汽車可以實現Level 4級別自動駕駛,沒有配備方向盤和踏板,預計2019年量產。
自動駕駛的產業化道路影響頗多,包括政策,技術,和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認可度。對于現在的自動駕駛行業來說,提高技術和保證安全性是保證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