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根據最新手機市場數據顯示,華為在全球的手機份額已經超越蘋果成為第二名。三星現在仍然占據全球第一的手機市場,但是其在中國國內市場份額在不斷降低。而整個手機市場呈現需求降低,競爭加劇的趨勢。
三星手機份額在全球第一,在中國未排進前五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名的三星,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8%,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20.8%;蘋果排在第二名,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3.2%,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14.9%。但與國外兩大手機廠商不同的是,國產品牌華為手機2018年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在全球第三名,同比增長33.6%,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上升至14.7%;小米排在第四名,同比增長33.2%,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上升至8.7%;第五名的OPPO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3%,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上升至8.1%。
與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格局截然不同的是,三星手機產品在我國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竟然排不上前五名。,我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的時期,國內智能手機已經形成了寡頭競爭,頭部的華為、小米、OPPO、VIVO和蘋果幾乎占領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2018年,這5家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88%,幾乎壟斷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剩下三星(1%)、一加、魅族、聯想、諾基亞、索尼、錘子、努比亞、中興等數十家僅占有12%的市場份額。
國產品牌開始占據國際市場,華為研發費用不落后國際公司
華為、OPPO、小米等國產品牌,近幾年異軍突起:搶占了三星、蘋果等的大量市場,完全得力于在產品質量、用戶體驗和創新研發等方面的持續投入。除了質量問題外,蘋果手機從iPhone2到iPhone7,價格都很貴,良好的用戶體驗是它之前很有競爭力的主要原因。但隨著華為、小米等也很重視用戶體驗且推出性價比超高的國產手機后,蘋果手機在國內外的市場競爭力就大幅削弱了。2018年,華為推出的僅Mate20型號的手機,在全球就有近1500臺的銷量,讓華為2018年全年的手機銷量首次超越了蘋果。
重視用戶需求和高性價比是華為手機崛起的基礎,而重視創新、重視研發則是華為手機高速增長的驅動。
在4G手機時代,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很注重用戶體驗,手機的屏幕尺寸、厚度、外觀等等,無不考慮到極致。華為一年的研發費用投入為60億美元,不落后于國際公司;今年初又推出了P30系列手機。
由此可見,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緊跟用戶需求和時代步伐是華為等國產手機斬獲市場收益的根本原因。
全球智能手機需求疲弱,華為:成為第一的時間要拉長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現在不是華為最危險的時候,相反正處于最好的狀態”。邵洋表示,經過8年的努力,華為全球累計終端用戶超5億。不過他也坦言:“今年第一季度我們是全球第二,如果沒有什么例外,今年年底是第一了,但現在看時間要拉長了。”
國際環境的變化是重要影響因素,但也并不只是華為正必須面臨這些情境,對于所有廠商而言,這都將成為今年發展的壓力源頭。相關報告指出,由于全球政經局勢不確定性增加,全球智能手機需求將出現比原先預期更為疲弱的走勢,全年生產數量恐將從原先預期5%年減幅擴大至7%,總量恐低于14億支。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生產總量排名前六席次依序為三星、華為、蘋果、OPPO、小米以及vivo。但受到貿易摩擦及市場需求減緩影響,蘋果與華為將進入排名拉鋸,而三星或將是直接受惠者,今年仍將穩居智能手機生產總量排名首位。其預計三星今年生產總量將回到3億支以上水位,上調幅度有機會大于5%。
對于其他頭部品牌而言,壓力也不言而喻。今年第一季度,華為在中國市場呈現出收割勢頭,而外部環境的壓力或許會導致華為在國內市場有更大投入并獲得更大份額優勢。相對應的,這對于其他頭部品牌而言就意味著份額的爭奪。2019年第一季度華為+榮耀在中國大陸市場共約出貨2990萬臺手機,同比增長41%,市場份額達到34%;而第二名OPPO共出貨約1680萬臺,第三名vivo出貨約1500萬臺,后兩者同比都有略微下滑。華為出貨量已經接近OV之和。
2019年華為在國內的手機銷售量將增加,這也將緩解其在國外市場受到的影響。而華為市場在國內市場的增加,也直接影響小米、OPPO及vivo的銷售額,但是這三大品牌在國外市場的銷售量也在增加,基本能和2018年呈現持平狀態。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