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衛星遙感領域的多年發展過程中,受到了衛星成本和數據獲取周期的限制,數據的獲取不能及時實現,在這樣的背景下,衛星大數據也迎來了多種方向的發展現狀。
微小衛星開啟爆發式發展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為了降低衛星研發和制造成本、提升衛星的性能,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開始進行小衛星的研究工作,美國、英國、阿根廷、以色列等國都逐漸擁有小衛星系統,很多發展中國家也在以合作等方式推進小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早在1995年,我國就提出要自主研制低軌道數據通信小衛星及其通信系統。1999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發和發射的實踐五號衛星,可視為國內第一顆小衛星,該系列衛星平臺也成為后續多顆應用型小衛星的基礎。
在遙感領域,知名度較高的小衛星系統包括2014年被谷歌收購的Skybox,可提供時間分辨率較高的亞米級彩色影像和地球高清視頻;國內由中科遙感獨家代理的美國Planet小衛星群,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微納衛星群,提供3-5米分辨率的可見光和近紅外數據。國內的北京二號、吉林一號等商業衛星星座,可提供覆蓋全球的1米左右分辨率的遙感影像,吉林一號還包括分辨率為1.12米的高分辨率視頻成像系統。
影像數據是最重要產品
遙感衛星影像數據是遙感衛星產業最重要的產品。根據公開數據分析估測,2016年遙感數據費用的市場規模約為10.5億人民幣,占整個國內遙感市場規模的19%。近期一系列的重大利好將推動遙感圖像數據市場的爆發:一是高分專項系列遙感衛星的密集發射和投入使用,通過高分三號衛星,我們已經可以獲得地面分辨率10米的全國正射影像一張圖的免費服務。二是高分辨率商業遙感衛星的市場開發,如今年4月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提出初期有132顆衛星組網的“靈鵲”遙感星座計劃。三是軍轉民遙感衛星資源的開放,用戶可獲得遙感資源的渠道將越來越多。隨著高質量高分辨率遙感資源將不斷增加,從遙感圖像數據中獲得符合自身需求的數據會變得更加重要。未來遙感影像數據的市場將形成從“有可用的遙感圖像”到“可針對需求提取相應的遙感圖像”發展的趨勢。個性化的遙感數據產品有望成為推動衛星遙感產業規模化的潛力市場。
國內衛星大數據:處于成長階段
大數據已經成為當今最前沿的行業之一,與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云計算等新興科技快速融合,在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革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衛星大數據是大數據行業重要的構成元素,是基于航天技術應用產生的新行業。
衛星大數據上下游產業涉及衛星元器件制造、衛星研制、商業發射服務、運控及數傳服務,地面終端建設、衛星數據存儲、人工智能數據分析處理、衛星數據行業應用、數據增值服務、衛星產業鏈上下游大多屬于技術密集型企業,創新能力突出,具備培育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的潛質。
我國的衛星大數據行業還在成長期,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現在的數據供給問題。而與之相關的技術比如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能夠實現市場的全面進步。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