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我國的現稀土企業的建設和調和格局調整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基本已經形成了以大企業占主要地位的產業格局,稀土的應用領域和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產品質量在不斷提升,技術研發也在積極的研究中,稀土行業再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與此同時,行業生產經營秩序還存在突出問題,私采濫挖、超計劃生產、非法回收等“黑色”產業屢禁不絕,高端應用領域的原始創新仍然較弱。本文為大家介紹了稀土行業的現有政策和最新動態。
稀土行業的政策現行做法介紹
從目前我國政府對稀土產業管理來看, 主要是圍繞市場價格過低、資源開采過度和生態環境污染三個突出問題而展開的。在管理方法類型上, 行政管制居多, 經濟方法較少。
在解決稀土價格過低問題方面, 主要采取的措施辦法有兩點。一是通過行政手段進行企業重組, 減少企業數量, 降低市場價格競爭。企業重組的優點是, 提高行業市場集中度, 增強企業市場勢力, 有利于稀土價格提升。但缺點是, 提高市場進入壁壘, 不利于公平競爭, 有悖于自由競爭原則。二是直接增加出口關稅, 提高出口價格。直接增加關稅, 提升價格明顯, 但既不符合貿易自由化下降低關稅的時代潮流, 也不符合中國加入WTO的貿易承諾。此外, 增加關稅, 還容易助長稀土走私等問題。從目前對稀土價格過低問題的治理效果看, 形勢依然嚴峻, 問題尚未根本解決。
在解決稀土資源過度開采問題方面, 目前主要辦法措施有:一是實行開采總量控制, 逐級分解產量指標, 并對超計劃開采行為進行懲處;二是取締非法礦山, 嚴厲打擊違法勘查和盜采行為;三是征收稀土資源稅 (費) 。這些辦法措施,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過度開采稀土資源現象, 對稀土資源有序開發和保護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解決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方面, 主要辦法措施有:一是實行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二是取締污染嚴重的生產工藝;三是頒布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四是向生產企業征收污染稅 (費) 。這些政策措施, 對減少環境污染、治理礦山環境和恢復自然生態有積極影響。
稀土行業政策的最新風向:將規范行業秩序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就稀土產業有過如下表述:“中美兩國產業鏈高度融合,互補性極強,正所謂合則兩利、斗則俱傷,貿易戰沒有贏家。對于稀土是否會成為中國反制美方無端打壓的反制武器,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如果有誰想利用我們出口稀土所制造的產品,反用于遏制打壓中國的發展,那么我想贛南原中央蘇區人民、中國人民都會不高興的。”
6月4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稀土專家座談會,同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稀土企業座談會,聽取了重點企業對推動稀土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而兩次會議透露出共同的信號是,專家和企業均建議,加強國內稀土出口管控。
參會企業建議,要堅決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強化稀土產品出口管控,加大行業經營秩序整頓力度,保護珍貴資源。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禁優勢核心技術外流。加強政、產、學、研、用相結合,支持稀土綠色開采冶煉新技術開發與應用,整合中高端應用產業鏈,加快稀土新材料及高端應用產業發展。
在6月4日的稀土座談會上,參會專家也建議,國家要強化稀土行業全方位監管,開展生產秩序整頓,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使無證生產、非法走私等無處藏身,徹底斬斷“黑色”產業鏈;要加強出口管控,建立稀土出口全流程追溯和審查機制。
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表示,將認真研究吸收參會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完善監管機制,規范行業發展秩序,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支持新技術研發推廣,鼓勵上下游產業協同,促進稀土高端應用產業發展,真正用好稀土這一戰略資源。同時,相關稀土企業要切實推進實質性整合與產業優化,嚴格落實總量控制計劃,壓減低端無效產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發應用稀土綠色開采和冶煉分離技術,提升全產業鏈競爭能力。
稀土行業除了在政策方面需要進一步的規范和發展模式改進。對于現在的稀土產業來說,也要積極的投入到開采和分離技術的研究,才能提高全產業的競爭力。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